第一百六十二章:高俅在背后捣蛋(1 / 2)

高俅得知自己与敌军勾结的事情败露后,心急如焚,他深知若不尽快想出对策,自己必将身败名裂。于是,一场阴暗的阴谋在他心中悄然形成。</p>

高俅秘密召见了自己的心腹谋士林方,在昏暗的书房中,两人低声商议着。</p>

“大人,如今局势危急,必须想个万全之策。”林方神色紧张地说道。</p>

高俅阴沉着脸,眼中闪烁着狡黠的光芒,“我已想到一计,需找一个替死鬼来承担这一切罪责。”</p>

林方连忙问道:“大人心中可有合适的人选?”</p>

高俅冷笑一声:“我手下有一校尉,名叫王猛,此人头脑简单,又对我忠心耿耿,是个绝佳的人选。”</p>

林方点头道:“那大人打算如何安排?”</p>

高俅凑近林方,压低声音说道:“你且这样……”</p>

林方听后,面露犹豫:“大人,此计是否太过冒险?”</p>

高俅狠狠瞪了他一眼:“事到如今,别无他法,只能一搏。”</p>

随后,高俅将王猛召至密室。王猛一见到高俅,立刻跪地行礼:“大人,有何吩咐?”</p>

高俅假惺惺地扶起王猛,说道:“王猛啊,如今我遇到了大麻烦,只有你能救我。”</p>

王猛一脸决然:“大人对我有恩,赴汤蹈火,在所不惜!”</p>

高俅面露悲伤:“有人诬陷我与辽军勾结,这可是灭族之罪。但只要你肯替我顶罪,你的家人我会照顾周全,保他们一生荣华富贵。”</p>

王猛起初有些犹豫,但想到高俅平日的恩宠,最终咬牙答应。</p>

高俅迅速伪造了一系列证据,将所有与辽军勾结的罪责都推到了王猛身上。他又买通了一些官员,让他们在朝堂上为自己说话。</p>

在朝堂之上,宋徽宗听闻此事,龙颜大怒。</p>

“高俅,你竟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宋徽宗怒喝道。</p>

高俅连忙跪地,装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陛下,臣冤枉啊!这一切都是王猛那厮背着臣所为,臣毫不知情啊!”</p>

那些被高俅买通的官员也纷纷附和:“陛下,高大人忠心耿耿,定是被那王猛所蒙蔽。”</p>

宋徽宗半信半疑,下令彻查此事。</p>

调查的官员在高俅的操纵下,很快便得出结论,认定王猛是罪魁祸首。</p>

王猛在狱中,虽知自己被高俅利用,但为时已晚。最终,王猛被判处死刑,此事看似就此了结。</p>

然而,辽国并没有因为高俅的阴谋得逞而停止在边境的行动。</p>

边境之上,战火纷飞。辽军大规模集结,气势汹汹地向宋朝边境逼近。</p>

守将赵天明站在城墙上,望着远处的敌军,神色凝重。</p>

“辽军此次来势汹汹,恐怕是一场恶战。”赵天明说道。</p>

宋江在一旁说道:“高俅那厮的阴谋虽暂未波及我们,但朝廷的支援恐怕会受到影响。”</p>

卢俊义握紧拳头:“不管怎样,我们定要守住边境,保卫百姓。”</p>

吴用分析道:“辽军此次行动似是有备而来,我们需小心应对。”</p>

辽军开始发动攻击,云梯、投石车纷纷上阵,宋军拼死抵抗。</p>

战场上杀声震天,鲜血染红了大地。</p>

鲁智深挥舞着禅杖,勇猛杀敌,“来啊,洒家在此!”</p>

武松手持双刀,在敌军中穿梭,如入无人之境。</p>

李逵更是杀红了眼,“杀个痛快!”</p>

尽管宋军英勇抵抗,但辽军兵力众多,宋军渐渐陷入困境。</p>

就在这时,一名探子来报:“将军,后方粮草供应出现问题,可能无法及时送达。”</p>

赵天明心头一紧:“这如何是好?”</p>

吴用说道:“定是高俅那厮在背后捣鬼,故意拖延粮草供应。”</p>

在京城,高俅得知边境战事吃紧,心中暗自得意。</p>

“哼,让你们在边境受苦,看你们还能撑多久。”高俅冷笑道。</p>

而宋徽宗对边境的情况一无所知,仍被高俅的谎言所蒙蔽。</p>

边境的宋军在艰难的处境中苦苦支撑,他们期待着朝廷能早日明察真相,给予支援。但他们不知道,高俅的阴谋还在继续,一场更大的危机即将来临。</p>

赵天明望着陷入苦战的宋军,心急如焚。他深知,若再无粮草支援和朝廷援兵,这城怕是守不住了。</p>

“兄弟们,我们决不能让辽军得逞,就算战至最后一人,也要保卫家园!”赵天明高声喊道。</p>

众将士齐声回应,士气大振。</p>

吴用此时心生一计,“将军,我们可派出一队精兵,趁夜偷袭辽军粮草营地,或许能缓解当前困境。”</p>

赵天明眼睛一亮,“此计甚妙,就依先生所言。”</p>

于是,武松带领一队身手矫健的士兵,趁着夜色悄悄摸向辽军粮草营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