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琅琊王对河东柳(1 / 2)

论学的时间本来定在巳时初刻,连甚受巴东王倚重的谋士,王府舍人孔长瑜都来了,可就是不见巴东王的身影。</p>

刚开始时众人还能安静等待,可等到后来议论抱怨声渐起,孔长瑜也很焦急,一连派了几波人去找,足足过了将近一个时辰,直到孔长瑜听到轰鸣如地震一般的马蹄声,这才放下心来。</p>

一支二十几人的马队赫然冲进道场,掀起阵阵尘土!</p>

众儒生狼狈躲避,接连摔倒了三四人。</p>

一个背负大黄弓的锦袍青年一马当先,直接跃上道场中间的大石坪高台!</p>

马上青年体格雄壮,面庞棱角分明,浓眉上扬,阳刚英武之气溢出,在一众儒生中显得格格不入。他双眸精光闪闪地扫了人群一眼,随口说道:“都来了?那就开始吧。”</p>

台下学士,尽皆变色。</p>

此人便是皇四子,巴东王,使持节,都督荆、湘、雍、梁、宁、南北秦七州军事,兼镇军将军,荆州刺史——萧子响!</p>

不说他迟到了这么久,连一句交待的话都没有,单说他这个出场方式,实在是骇人耳目。</p>

如此场合,身为镇守亲王,当依礼用车驾乘舆,哪有挎弓跃马的道理?这是论学还是讲武?</p>

不少儒生见此都暗暗摇头。</p>

巴东王完全不理会众人目光,翻身下马,昂然落座。座是鎏金镂雕榻,背后一面虎画屏风。</p>

骑卫长王冲天,捧弓立于其侧。</p>

王扬愕然发现,这位为巴东王捧弓的武士,正是那日在市场上纵马闹事之人!</p>

王府舍人孔长瑜上台,开始宣读巴东王“教”文:</p>

“云润风翱,草露之滋方渥;星华月动,山灵之雨久濯。</p>

倾倾兰茝,必待阴泽而后芳;灼灼鹓凤,岂无醴泉而止渴。</p>

秀出牛斗,景福遍被华林;灵效江汉,风雅浸臻庠序。</p>

日轮将起,时变观乎天文;兆基振业,兴废系于学运!</p>

夫我荆州之学,肇迹于......”</p>

所谓“教”,是当时的一种文体,天子发文曰“诏”,王侯发文曰“教”。</p>

所以这篇冗长的教文名义上属于巴东王,当然没有人会认为这真的是王爷所写,其大概率出自正声情并茂朗读此文的孔长瑜之手。</p>

让孔长瑜开场其实是很不合适的。</p>

因为他虽然受巴东王信任,但其官位是“王府舍人”,角色相当于管家,品级低微。</p>

南齐官制,自长史以下至于诸曹参军,皆由朝廷任命,所以叫“朝廷命官”。而像王府舍人、骑卫长这种府内事务官,则是由巴东王自行选用。</p>

所以孔长瑜从身份属性来说,更贴近于巴东王的“私属”,而非正式官吏。</p>

既然是私属,那有什么资格为官学之争开场?</p>

但考虑这件事是由巴东王决定的,众人也就见怪不怪了。</p>

孔长瑜念完教文,便让论学的双方登台。</p>

柳惔一身碧翠绣金袍,头戴进贤冠,仪表堂堂,昂然上台,气宇甚是不凡。</p>

王扬则内穿湖青交领绮衫,外罩一件宝蓝色连云纹罗衣,由于年未满二十,尚不能着冠,只戴一副青角巾,手拿折扇,眉疏目朗,步履从容,俨然翩翩浊世之佳公子。</p>

这身行头是他昨日以沧溟玉为抵押,在成衣店赊的账,总共花了七千八百钱。</p>

倒不是王扬豪奢,而是今日场合特殊,绝不能让人怀疑自己琅琊王氏的身份。所以只好换掉那件“假名牌”。</p>

即便这样,他还是尽量控制着成本,里衣用的是“绮”,而非更贵的“绫”,更没有买“锦”,而外衣则用的是会稽苎麻纺的上乘罗衣,比普通的罗织物轻薄柔软得多。</p>

这身衣服虽然算不上多么名贵,但为高门公子所穿,绝不会有“掉价”之嫌,这样就可以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