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氏待其他人确实很苛刻,可待许昭源和许昭明却没话说,旁人都有理由去骂她不好,唯独他们没有。</p>
陪房心里对他不满,便没替许昭源遮掩,将那日发生的事原原本本的告诉了许老夫人,又说了崔氏交代下来的话。</p>
崔氏虽然性子骄纵,对两个儿子却真心疼爱,知道绝不能让许昭源背负气死生母的名声,不然这辈子他们兄弟两个真的别想娶妻。</p>
她糊涂了一辈子,临到死才聪明一点。</p>
她告诉陪房,若是许老夫人一心问的话,就直接告诉她吧,她会处理好这一切事情。</p>
不管服不服气,崔氏承认这个婆母厉害。</p>
她心里清楚,在许老夫人的眼中,侯府放在首位,既然如此没必要担心昭源他们以后。</p>
崔氏至今仍然不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事。</p>
她骄傲了一辈子,思维固化了这么多年,不是几句话几个人就能轻易更改的事。</p>
她不怪许昭源,她只怪那两个侄女,怪王氏,甚至怪母亲,怪她为何要让九娘她过来。</p>
她语调尖锐,谁的话都听不进去。</p>
平阳侯来看过她几次,被她的话又呛走了。</p>
崔氏是极难相处的人,除了在许老夫人和儿子面前稍稍收敛几分,在其他任何人的面前,永远都是那一副浑身都是尖锐的模样。</p>
他们俩的感情很早就破裂了。</p>
在崔氏试图谋害平阳侯一位妾室的腹中孩子时,平阳侯再也无法忍受这位高门的妻子。</p>
这是他们第一次争吵。</p>
有一次,就有第二次,第三次,无数次。</p>
崔氏年轻时容貌美丽,平阳侯还很乐意宠着她,可如今她已经有两个儿子,还是这副不可理喻的样子,换做谁都很难再忍受下去。</p>
崔氏不肯低头,平阳侯更没了感情,两人貌合神离的就这么过下去,不过都是如此。</p>
长安哪家高门不是这样呢?</p>
临到死前,崔氏回光返照,没喊两个儿子,只让陪房陪着她换了身衣裳,描了细细的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