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美味蛋烘糕(1 / 2)

盛唐一只统 晴空之下 1907 字 1个月前

丘质说要买糕,可把梅花乐坏了。</p>

这火烘蛋糕着实香甜美味,用的也都是好东西,可想要在村里做着火烘蛋糕的生意却是难上加难。</p>

一是桥头村的乡亲们没人舍得把宝贵的鸡蛋搅了做烘糕吃,再有这烘糕里还添加了蜂蜜,造价昂贵,村里人不大消费的起。</p>

但鸡场的鸡开始产蛋,蛋不消耗也是不行的。</p>

开始的时候748计划着往丰岳县城的酒楼饭馆里卖,毕竟这些地方都是消耗食材的大户。</p>

可等它看到不少农人也挎着篮子,把自家辛辛苦苦积攒出来的鸡蛋拿到集市上售卖的时候,它就觉得好像不应该把人家贴补家用的渠道给挤占掉。</p>

算了,还是另想办法吧。</p>

于是748又拉着一筐鸡蛋回了桥东村。</p>

别说,也是想瞌睡就有人送枕头,刚走到家门口,它就看到了许久不见的易不静。</p>

“贤弟,贤弟啊!”</p>

易不静远远朝着748招手,满面红光神采奕奕,之前那股怕挨打的畏缩气也早就消失不见。</p>

“多亏了贤弟的味方,还有酱油,”易不静喜滋滋地把轩福楼最近的情形给748讲了一遍,说到激动之处,他竟然还流下了两行男儿泪。</p>

“总之我们易家的招牌总算保住了,酒楼的生意也有了起色,我最近还招了两个活计和三个后厨帮工,每天专门做牢丸,人多的时候勉强能供应得上。”</p>

闻言748点头。</p>

那很好啊,所以你为啥又来了。</p>

看出了它的想法,易不静还一脸不好意思。</p>

“这不是……这不是还想跟你学学那天你招待贵人的甜糕嘛……”</p>

“宋王给我们题了牢丸一绝的匾额,但我想着光卖牢丸也不是个事儿,我想复刻之前你给宋王做的那桌菜,取名为贵人宴。”</p>

要是换成别人,易不静这话肯定说不出口,毕竟这年月菜谱都是家族的不传之秘。人家都说最美味的吃食都不在酒肆饭馆,而是在高门大户的院子里——菜谱的丰厚程度也是衡量世家大族的标准之一,谁能舍得把传家宝给别人看呢?!</p>

但薛贤弟他不一样啊。</p>

这也是易不静的底气之一。</p>

他和薛三郎打了很多次交道,知道这人是真心不在意这些身外之物。如果需要都可以大大方方地拿出来,半点藏私的心思也没有。</p>

薛贤弟是世外高人……不,是被世外高人点化的高人,超然于红尘之外的。</p>

“也不是白学啊,轩福楼的银股是不能给了,但我可以给你我们家的菜谱啊。”</p>

易不静说道。</p>

“别看我不行,但我祖上有庖厨一道的高手,光是手札就有足足两箱子,这些我都带来了,你要是同意就都给你看。”</p>

他这样说,748顿时也来了兴趣。</p>

剧情统的另一个任务是开辟支线,尽可能的还原主线世界的开拓度,收集更多关于本世界的信息。</p>

比如本世界的薛大壮,薛大壮之所以能卡住剧情,是因为他是万界系统的切入点。万界系统是以薛大壮的视角进入整个主线世界,而这个世界在万界系统登录以前便存在,一刻不停地在前进在演化。</p>

相比之下,万界系统和穿越者宿主们更像是一群临时租客,更高的开拓度和更丰富的背景信息能帮助系统规制宿主,避免因为穿越者的不当行为损毁世界的本元。</p>

而且收集并归档本世界的信息,系统智能也是能获得奖励的。就比如最近那个受到嘉奖的8825995号,它能得到高额奖励的原因之一是它提交了一整个时代的背景,极大推进了本世界的信息进度条,这可不是一般的剧情统能够完成的。</p>

“行吧,咱们来交换。”</p>

748答应得十分痛快。于是接下来,易不静便在桥东村住了两日,专门跟着748学习烘糕的做法。</p>

别说,易不静学别的不行,学烘糕倒是格外顺利。</p>

以往易家家传的菜谱上,味料的调配和火候的掌握都需要自行领悟,没点天分就算手把手教,做出来的东西也差了些味道。但748的烘糕就不一样了,一切都可以量化精准,只要易不静的称量和比例搭配到位,复刻出一模一样的也不是不可能。</p>

易不静简直太喜欢这种做菜的方法了,这根本不用动脑子啊,按部就班就可以,做出来东西也不用担心品质太差挨食客的胖揍。</p>

学了两天,易不静就能独立上手。这两日薛家的厨房总是会飘出香甜的味道,引得一众来榨油的商户探头探脑,就想知道到底是什么味道这么诱人。</p>

见状748也适时推出了卖糕的业务,不过都是问的多,真掏钱的少。</p>

——毕竟这烘糕卖的也不便宜,商户能拉着豆子来桥东村榨油,但很少有人舍得把省下的油钱用来买糕,是以烘糕至今还没怎么开张。</p>

748也不着急。</p>

这些烘糕都是易不静练习的产物,原料都是易不静花了钱的,之所以拿出去卖也只是想测试一下食客的反馈,并不是真的吃不完。</p>

事实上,易不静本人就对烘糕有着非同寻常的喜爱。要不是748严格限制他每天摄入烘糕的数量,说不定他自己就能把所有的成品都吃下肚子。</p>

“四文钱一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