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升日落,中间还下了两三场雪,一九八一年的最后一个月,卓云乔和沈建华都变得愈加忙碌起来。</p>
因为各处都在不断增订洋柿子罐头的礼品装,卓云乔从之前担心销不出去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开始发愁货不够销,经常在电话里跟瞿厂长反复商量,看哪里还能匀出点货来。</p>
要说省供销总社和库屯地区增加订单,这还在她意料之中,令她没有想到的,是来自济东市那边的订货量竟然也不小。</p>
上次她去谈代工合作的时候,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带了点当礼物,毕竟初次见面带点土特产也算是一种礼节。</p>
没想到林二嫂前两天打来了电话,一下子就要订一千份礼袋装的洋柿子罐头。</p>
卓云乔为难了,现在别说订一千份了,就是一百份,那也得从别家的订货中往外匀,就和她商量能不能少点,最多只能匀出五百份,货源现在已经不够了。</p>
林二嫂哪肯呀,她早就算好了,每份她至少可以赚三毛钱呢,这可是三百块呀,突然间她的收入就减了一半,那怎么能行?</p>
于是在电话里她又缠磨了半天,最终卓云乔答应帮她争取八百份,这还是因为她想把洋柿子罐头的影响力往远处拓一拓,以后也好往内地市场铺渠道。</p>
林二嫂现在已经明白了,只要紧紧抱住卓云乔的大腿不松,挣钱的机会就会源源不断,所以她也不敢太过分,八百份就八百份吧,总比一点都订不到强多了。</p>
上次卓云乔从济东回来之后,就给林二嫂寄了点蛤蜊壳分装的面霜和护手霜,也分别告诉了她价格,说是如果有人想买,让她统计好数量告诉她。</p>
林二嫂只擦了半个月,不管是脸上还是手上皮肤的改善就很明显,加上她巧舌如簧,把从沪市弄来这些东西如何不易说得天花乱坠,一下子就订出去五十多盒面霜,一百多盒护手霜。</p>
卓云乔告诉她的价格分别是四毛和两毛,她每盒涨价一毛,第一笔生意去掉邮费后还净赚了十五块钱,快赶上她小半个月的工资了。</p>
至于洋柿子罐头,她自己家尝过了,的确是好东西,可怎么卖出去呢?林二嫂琢磨开了。</p>
经过好几天的左思右想,有一天她灵机一动,在厂里青工宿舍借了炉子和锅,煮了一锅洋柿子鸡蛋面当中午饭,她和林二哥加上那个给她借锅的青工,在其他工人面前吃得那叫一个香啊。</p>
厂里好多人平常都是拿个饭盒带饭当午饭,也有在食堂吃的,可那天怎么看都觉得他们仨的午饭最香,吃完后林二嫂抹着油光光的嘴,还给他们算了一笔账。</p>
他们仨这一顿饭吃下来,每个人的伙食费大概不到三毛钱,而且有鸡蛋有洋柿子,不仅营养丰富,面条也是冒尖的一大碗,量也足够,那真叫一个划算!</p>
她还说,因为在厂里不方便擀面条,她今天煮的是挂面,如果是在家自己擀面条,成本还能再降低一些呢。</p>
于是马上就有人打听了,这个时节菜店和菜市场根本没有洋柿子卖,她这锅里的洋柿子是打哪儿来的?</p>
林二嫂也不卖关子,拿出剩下的大半瓶洋柿子罐头亮给众人看:“你们瞧,这可是我小叔子他们从大西北寄来的,那里夏天特别长,太阳从早到晚能晒十几个小时,葡萄、西瓜、杏子这些水果好吃就不说了,就连这洋柿子也是一大特产。”</p>
当工人的哪有不图实惠的,加上看他们吃得确实香,于是纷纷跟她打听价格,问在哪能买到,这洋柿子鸡蛋面搁在夏秋季节不算啥稀罕吃食,可入冬以后几乎就吃不到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