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1 / 2)

老崔这时脸上也有了笑容:“赶车有二十多年了,从会走就跟在饿(我)爷爷身边。望天看天气,那是手把手的教的饿(我)。”</p>

徐建国也过来接话:“老崔大哥,这就是你说的老黄毛风吧?”</p>

老崔点了点头:“对,我们都习惯这么叫。不过,你们也叫沙尘暴。那沙子打在脸上是生疼啊!”</p>

许多多和徐建国当天夜里,就在场部凑合着跟人挤了一晚。</p>

第二天,两口子就开始跟着有经验的工友们背着窝头、咸菜和水,起早贪黑在沙漠里栽树。</p>

李国庆做为第三小队的队长,带着新来的两人熟悉工作。一边走,一边讲解:“在沙漠中种树,并不简单。”</p>

“植树造林不是一次就能成功的。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3年、5年甚至10年,才能看出成果。”</p>

“要想形成大片的树林,就得花费很长时间和精力。咱们的工作,短时间是出不了成绩的。必须把心态放平,踏踏实实干起来才行!”</p>

第一天干活,李国庆就给新人做起了思想工作。“咱们这是为祖国做贡献,造福子孙后代!”</p>

被迫灌了一碗心灵鸡汤的两口子,只能表示他们就是拥有这样高尚的情操。不然怎么会亲手写血书,放弃城里优厚的生活条件来这里?</p>

李国庆面上佩服。至于事实如何,这就不需要追究了!</p>

花花轿子人人抬,两口子也礼尚往来的夸了夸众人。一时间大家的关系,明显进了一些。</p>

过了二十来天,徐建国两口子熟悉工作后,就开始拎着铁锹,提着水桶,扛着树苗,顶着烈日在沙漠里种树。</p>

当时城市里都有吃不饱饭的,更何况是大西北。许多多和徐建国刚来,只能指望着场部里的那点东西。肚子就没有一天不叫的。</p>

实在饿得狠了,只能跟着别人去沙漠里打一种叫作沙米的植物。把草籽熬粥勉强充饥。</p>

那味道,这辈子都忘不了!</p>

第二年春天两人吸取教训,也学着好赖种点东西。在这号称“十种九不收”的地方,先砌上一道高高的土墙,用来挡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