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2 / 2)

平均每29个考生中,只能有一个进大学。从六六届到七七届的高中毕业生一共有十二届,再加上还有少量七八届的优秀学生,相当于共有十三届考生参加。</p>

徐静安拿着薄薄的纸片、黑白照片的简陋准考证走入战场。</p>

当时几乎所有考点门口都拉起了这样一条横幅,上面写着:祖国,请您挑选吧!</p>

文革期间,工农兵大学名额很少能轮到普通人。农村的不提,就是厂子里好多都是单位干部互相“推荐”自己的子女上工农兵大学。</p>

这样的做法哪里来的公正?工人们虽然嘴上不说,可高考能够举行,别管家里现在有没有考生,都喜气洋洋!</p>

徐静安搓着手,写完了试卷。还没到交卷的时候,就已经有人哭着走了出去。</p>

考场外,有很多考生的亲人家属不放心还在等着。</p>

现在这种时候,沈和是指望不上的。像这种大事,越是人群聚集,派出所和局里的公安就越忙。</p>

三天时间一晃而过,徐静安出了考场就去找到了乔局长乔凤春。</p>

“什么?你要学打枪?”乔凤春看着眼前的女同志,惊讶的眼睛都瞪大了。</p>

徐静安肯定的点了点头:“对,乔局长。我也不学部队的那些冲锋枪、自动或是半自动步枪。”</p>

“我想学手枪,这种便于携带的,平常生活中能遇到的。”</p>

乔凤春听到后,明白徐静安什么意思了。部队的那种长枪,生活中碰到的不多。即使碰到了,它太大也不好隐藏,容易引起人的警惕性。</p>

真正能出其不意给生命带来危险的,反而是方便携带隐藏的手枪。</p>

乔凤春从两次接触徐静安和调查她之后的资料上了解到:她是个胆小,却又做事谨慎小心,为人周到的一个人。</p>

(/17410/17410926/13985878.html)</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