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从朱棣开始的皇帝,那也都是感受过沙尘暴的。</p>
虽然只是小型的沙尘暴,那也是沙尘暴,他们也没有见过北京如今这么明净澄澈的天空啊。</p>
“所以我们有了塞罕坝工程和三北工程啊。</p>
那是我们国家提出,并去执行的绿化工程。</p>
在华北和西北沙漠、黄土、干燥缺水的地方种树,靠种植去缩小黄土面积,以森林覆盖慢慢取代黄土沙漠。</p>
那是我们先辈从七十年代开始,就投身其中去完成的一个重大的,伟大的工程。</p>
一直到现在,已经花了将近五十年,几代人的努力,才终于见到成效。</p>
最先投身到这个工程里的先辈最为伟大。</p>
工程启动之初的七十年代,很多地方种下去一千棵树苗,只能成活一两棵。</p>
先辈们就一年年种,一千棵一千棵种。</p>
种下一千棵,一年成活两棵,再种下一千棵,两年加起来就能成活四棵……</p>
七十年代没有什么大型器械,先辈们给树木浇水,都是靠人力,一桶水一桶水,从遥远的地方担过来。</p>
他们很多人,就是自己都舍不得多喝水,也要给树苗浇水。</p>
他们有很多,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放弃了城里的工作,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在那一片片黄土里。</p>
有的也是当地居民,在八十年代已经经济开放,可以出去打工挣钱,或者下海经商的时候,他们也选择留在家乡投入到这个工程里。</p>
大树不是一天就能长成的,森林不是一天就能养成的,工程不是一天就能造就的。</p>
他们很多人,一辈子都投身在三北工程里。</p>
可是直到死,都没能亲眼见到通过他们的劳动成就的绿水青山。</p>
现在我们看到的植被茂密,森林覆盖的三北地区,实际上,是一片片人造森林。</p>
(/95588/95588488/10300791.html)</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