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方默的反击对于很多人来说,寡头往往和金融资本挂钩。</p>
但其实真正的寡头,金融只是人家赚钱的渠道,但实业才是根本。</p>
太平教掌握的太平系列,自然足够吸引人。</p>
国外纷纷扰扰,国内萤火却有些头疼。</p>
被制裁之后,看似只是失去了国外市场。</p>
但其实失去了一系列的供应商。</p>
这就极其考验萤火的底层规划了。</p>
一开始,很多人其实都在看笑话。</p>
毕竟萤火手机太狠了。</p>
别看只是对标大米走中高端的路子。</p>
但是萤火手机的销量对于一部新款手机来说,真的不低。</p>
更何况是在制裁之后,反向扩大了知名度。</p>
导致萤火手机彻底火出圈。</p>
一开始还只是一些电子发烧友喜欢。</p>
后来就成了一种ZZZQ。</p>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萤火手机即将进入一大批极其抽象的产品,从而有人准备吃人血馒头的时候。</p>
萤火手机的全新产品,却再次给了所有人一点点萤火震撼。</p>
当年菊花厂在遭到制裁之后,就曾经出现过一段时间的品控稀烂。</p>
良品率低到发指。</p>
但是因为当时菊花厂作为首个被制裁的民企,所以天然有了一种BUFF。</p>
所以哪怕良品率很低,哪怕发售的产品经常会出现各种抽象的问题。</p>
大家也仅仅只是有着自己的一套自我安慰。</p>
但是如今的萤火,没了“第一家被制裁民企”的这个身份,所以很多人其实都在等着萤火的笑话。</p>
然而……</p>
萤火的产线和其他人家的不太一样。</p>
萤火的产线,是从最基础的原材料,一直到最终的成品一体成型的。</p>
换句话说……</p>
一台萤火手机有多少个零件,就有相应的电弧熔炉和制造台。</p>
这就导致……</p>
之前欧美的制裁的确是影响了萤火手机的产量。</p>
让萤火手机的日产20万台,变成了日产750台。</p>
但就算是如此,新出品的萤火手机,品质和之前的一样!</p>
甚至良品率还要更高一些。</p>
这是必然的。</p>
毕竟萤火手机使用的是制造台。</p>
别看只是初级制造台,但是这东西的良品率为100%。</p>
唯一的问题就是生产效率不高。</p>
这也是普通制造台的通病。</p>
基础MK1也就是0.75倍的生产效率。</p>
后续MK3,也仅仅只是能够提升到1.5倍。</p>
当然,说到底还是规模所限。</p>
不过之前方默之所以没有弄太多,是因为要为友商考虑。</p>
所以只能将大部分的工作分配出去,从而让萤火完成组装机的工作。</p>
但是如今萤火被制裁,大部分的生产商只能放弃,这就导致萤火想要完成订单,就需要扩产。</p>
对于其他人来说,这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p>
但是对于萤火来说,却求之不得。</p>
刚好因为受到制裁,所以萤火在官方那边的好感度大幅度提升,如今可以拿下更多的土地进行厂区的修建。</p>
其实方默原本是打算挑战一下垂直建立厂区的。</p>
但是后来想了想,还是算了。</p>
垂直厂区可以在炎黄世界进行修建。</p>
但是现代世界还是算了。</p>
毕竟是真的有地震和导弹。</p>
不过相应的,厂区的产量就有些不够了。</p>
一座规范化的厂区,日产才区区750台,一个月才2.25万台。</p>
想要在短时间之内将欠下的产品还完,还要差不多半年左右的时间。</p>
而且前提还是需求不再提升。</p>
但是显然,这是不可能的。</p>
当然,看似被制裁的很惨,导致产量骤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