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大明的税务部门(2 / 2)

朱高炽心头一紧。</p>

早朝上提及此事,无疑是向全天下宣告,警示那些掌握地方实权的小士绅和商户们。</p>

到时候,这个新税制恐怕就会成为百官热议的焦点了。</p>

毕竟,一个新的机构诞生,总是伴随着权力的新一轮争夺,朝堂上的势力均衡也将迎来新的调整。</p>

此外,推广红薯种植,决定其种植面积及利益分配,也是挑战。</p>

朱高炽的眼神不由暗了下来,望向朱允熥。</p>

“红薯只需几个月就能丰收,一旦验证了你所言的亩产量,朝廷里免不了一场风波。”</p>

“大明朝不能把所有土地都用来种植红薯,这不现实,也会损伤地力。首要问题便是哪里该种,种多少,选哪些地来种?”</p>

朱允熥默默颔首。</p>

在上林苑试种红薯藤时,他就明白这件事迟早会公之于众。</p>

毕竟,栽种红薯这事,不仅是皇室,连百官也必然知晓。</p>

因此,众人纷纷前来探询。</p>

当所有人得知亩产可达20石时,无不激动异常,甚至有些超越了他们作为朝廷重臣应有的稳重表现。</p>

这背后,无非是想在皇上面前提早表现一番。</p>

目前上林苑中试验的红薯地仅有三四分,按缪良哲的规划,最多也就是年内将那片地种满红薯。</p>

但相较于大明广袤的疆土,这片试验田的产量实在是微不足道。</p>

前些年红薯种在哪里,已悄然成为各方势力争夺的焦点。</p>

况且……</p>

朱允熥压低声音说:“红薯的高产与水稻,小麦等不同,若真能达到亩产几十石,朝廷在征收夏秋两税时,是否会依旧按照现有的人丁土地来计算税额?”</p>

“这影响恐怕比之前的税制改革更为深远,涉及的利益也更加复杂。”</p>

朱高炽听了这番话,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p>

如今大明朝的田地,一亩地产量大多是3石。</p>

而按照人头摊到田上的税收,说到底还是依据田地面积来定的。</p>

要是将来红薯税收也照搬现行的摊丁入亩标准,里头的差别可就大得惊人了。</p>

“因此,税制改革与税吏体系,必须同步推进。”</p>

朱高炽的眼神由忧转坚,语气沉稳。</p>

朱允熥微微一笑。</p>

完善的税收与司法体系,旨在确保税收的精确合理,同时保障民众不受盘剥之苦。</p>

但当他瞥向朱高炽时,温和的笑容逐渐变得深不可测。</p>

他凝视朱高炽,使他背脊生寒。</p>

朱高炽咽了口唾沫,紧张地问:“这……还有其他安排?”</p>

朱允熥的目光太过意味深长。</p>

片刻之间,朱高炽脑海中浮现出了二伯与尚炳的面容。</p>

想到此,朱高炽不由得打了个冷战。</p>

“我身子骨弱……”</p>

他本想拿自己常年体弱多病作为挡箭牌,来避开朱允熥可能抛来的黑锅,却不料对方根本不给他机会。</p>

只见朱允熥嘴角微微上扬,笑眯眯地说。</p>

“前几天清悦还跟我提起,惠妃娘娘已经在挑选吉日了,按着皇爷爷的意思,要为我尽快操办婚礼呢。”</p>

www.mbeoge.cc。m.mbeoge.c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