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9章 品牌意识(2 / 2)

吴本六这边,都接过海外的大额军服单子。有个叫英吉利的国家,从他这边一次性的订购了六七万套军服。那笔单子,吴本六,可是狠狠地赚了一笔钱。现在回想,都觉得兴奋。

做成那笔单子以后,那个英吉利国家来的商人,陆陆续续还下了很多零星小单。说是小单,其实一次也有几千套,赚的也不算少。

海外商人向松江的成衣行下单子,就是是为了图便宜。从松江订的成衣,运到本国去是相当划算的。因为他们本国的成衣,造价非常昂贵。原料这块的价格就比大明贵,人工成本哪就更贵了。成衣制造是劳动密集性产业,整个天下,大明的劳动力价格是最为实惠的。哪怕他们能找到便宜的劳动力,也找不到像松江府这边这样技术含量高,劳动效率高的。

不要以为踩缝纫机、做成衣没啥技术含量,这种看着简单的活,你让黑奴们去学,很多人一辈子都未必学会。这不是因为他们天生笨,而是社会化的程度比不上大明这种文明已经成熟了数千年的国家。

人类除了生物基因传承外,还有社会文明传承。而这两者综合在一起,才能构成群体性的意识和能力表现。就比如在后世、很多人会有这种感觉,好像新一代的幼童会比更早一代的幼童表现的聪明。早些年的很多孩子教育识字会很慢,而越到新一代,识字和基础算术的教育好像越来越容易完成。有识字和算术障碍的人越来越少。这并不是幼童真正变聪明了,而是整个社会大环境的氛围让幼童的意识更早的被开发了。

以当前的社会来说,大明、尤其是东南地区的百姓,社会化程度在世界都是佼佼者。这里的百姓,踩缝纫机做成衣,就是要比其它地区的人上手更容易。在他们看来不难学习的东西和技能,到了很多落后地区的人群中,就成了天堑,只有少数人才能学会。

“老王、以后所有咱们厂出去的成衣,都要将我六和记的标打上。标可以打在不显眼的位置,但不能没标。最近我听一些成衣贩子说:有很多小作坊,往出卖货的时候,都对外声称是咱六和记衣行出的货。若是咱们不打标,有些滥竽充数的就粘了咱们的光,甚至还会败坏我们的名声和商誉。”吴本六找来自己的大管家,给他吩咐起最近这些天,自己琢磨出来的事。

质量好、规模大、口碑自然就好,成衣产业发展到现在,已经隐隐有进入品牌时代的趋势。像吴本六他们这种大厂,已经成为好多小厂为了方便卖货经常借用的名号。不打着大厂的名义,买衣服的百姓不认可啊!在成衣店里,一提是六和记出的衣服,就是容易卖出去。吴本六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准备通过打自家厂的标来防止被人假冒。

打字号和商标,其实在大明早就兴起了。后世就有从大明传下去的老字号品牌!中国市场出现品牌意识的时间丝毫不比欧洲晚,只不过因为数次战乱和动荡,将这个进程给打断了。造成整个商业市场没有形成大规模的品牌氛围,很多品牌的传承也被中断了。以至于后世、一说起有历史的奢侈品品牌,想到的都是欧洲的大牌。

“东家、成衣上打字号不方便啊,谁平常愿意穿有字的衣服?哪怕咱们做的再小,也还是很显眼的。”管家老王将自己的担心说给了吴本六。在衣服上弄字,感觉确实不好看。

“这样、咱就弄一个小标,颜色不怎么显眼,绣在袖口或者是领口。要是实在不方便绣标的衣服,就在衣里加一个小布条,将咱六和记的名号,还有成衣的材料、规格印上去。买家觉得碍眼和不舒服,直接剪去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