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2章 交流和碰撞是技术进步的阶梯。(2 / 2)

“取两家之长?武兄、你觉得可行?到时候的实际功用要比你们延安厂现有的好吗?”温瑞杰对武大业的想法很是意动,要是能采用些庆阳厂这边的技术,就是对自己这一年工作的肯定啊。建成一套有别于延安炼油厂且效率比那边高的产线,自己往后在宫产系统中就能抬起头来。

“应该会好,我看到你们的一些设施的功用确实要比延安厂里的强。咱们以延安厂的技术为骨架,适当的将庆阳厂这边的好技术和设备用上,肯定做出来的要比延安现有的强。”

“好!武工的想法吾力支持,这段时间,咱们两家的人集中到这事上,一定整出一套好产线。”

沟通、交流和融合,是促成技术进步的最便捷途径。有些技术虽然系出同源,但到了不同地域、不同工匠的手中,就会发展出不同的路径和结果。当交流频繁起来后,不同的路径进行碰撞,很容易实现取长补短的进步,也对新技术的产生有着巨大的启发作用。交流和传播,对技术的发展和成熟相当重要。

此时在大明的辽东,同样发生着技术的交流和碰撞。刘大壮他们搞出来的自行车厂,在辽东取得了成功,甚至让宫产系统的车在辽东卖不动了。有鉴于此、宫产系统在锦州也投资兴建了一家自行车厂。

在宫产的人看来,刘大壮他们厂用的核心技术就是从自己这里进的。最重要的竞争力应该就是他们在本地组装,带来的运输成本优势(整车运输要比关键零部件运输起来麻烦的多,确实运输的成本要高)所以自己也在辽东当地建一个厂,就能将这一优势给冲澹。

宫产系统将与刘大壮他们厂的竞争当做大事来看,并不只是为了争辽东市场,刘大壮他们厂现在在朝鲜和东瀛市场的占有率也越来越高。朝鲜和东瀛市场对自行车的需求相当旺盛,宫产系统可不想将这两个市场给放弃了。

当车厂正经建成投产以后,他们发现,想法有些简单了。锦州车厂出来的车,哪怕和刘大壮车厂的车一个价,还是卖不动。这边市场,就是更认可刘大壮他们的车。

没道理啊,明明核心原件用的是一样的东西,宫产系统这边的在生产技术上还应该更有优势,可为何老百姓们不买自家的车,要买刘大壮的车哪?

让人找来刘大壮车厂出的车,仔细研究后发现,人家这车买的好是有道理的。宫产系统出的双轮车,就能一人骑用。而刘大壮这边还加了个后座,后座不但能坐人,还能捎货,他甚至搞出了一个可以在后边带两个货箱的两轮自行车。加了后座还不算,人家还在前边加了个小框,这人还很过分的在给横梁上弄了一个可以加装的小座位。若是带小孩的话可以坐在横梁的座位上。

将一个二轮车弄的和三轮车功能都差不多了,非常的夸张。问题是老百姓就喜欢这种夸张的东西,谁让二轮车的通用性要比三轮车好,对道路的要求要比三轮车低,骑起来速度更快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