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1章 向朝鲜借地(1 / 2)

“什么好消息?”多尔衮迫不及待的问。</p>

自从进入朝鲜以来,好消息是一个没有。</p>

坏消息却一个接一个没完。</p>

尚可喜跪地施礼道:“皇上,崇祯病了!”</p>

“什么?”多尔衮直接站了起来:“你再说一遍!消息可靠吗?”</p>

尚可喜从怀里拿出一封信,双手呈给多尔衮:“郑芝龙送来消息说,崇祯病了。”</p>

“什么时候的事?”</p>

“郑芝龙是八月二十九写的这封信,信中说崇祯从七月底就不上朝了,而且京师盛传崇祯已经患病。”</p>

多尔衮还是有些不信,接过信函后仔细看了一遍。</p>

不过他没有表态,而是将信交给范文程。</p>

范文程看完后又递到洪承畴手中。</p>

等两位谋士全都看完,多尔衮问道:“两位先生觉得这件事是真是假?”</p>

“假的,绝对假的!”洪承畴毫不犹豫地说道。</p>

“洪先生为何如此笃定?”多尔衮问。</p>

洪承畴嘴角微微上扬:“因为朱慈烺一直待在南京没有动静,身为储君的他既没有北上京师以防不测,也没有彻底监国掌握权力。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崇祯在装病。”</p>

“有道理!”多尔衮点头:“范先生呢?你怎么想的?”</p>

范文程左手环抱胸前,右手拄着下巴沉思道:“臣也觉得崇祯是在装病,但是想不通他为何装病。”</p>

在场的其他人也皱着眉,很是费解。</p>

在他们看来崇祯装病肯定另有所图。</p>

但是崇祯能有什么目的呢?</p>

尚可喜摊开双手,猜测道:“难道崇祯想以此示弱,引诱咱们离开朝鲜,反攻辽东?”</p>

“不!”洪承畴摆手的同时摇头:“崇祯是一个心思缜密之人,他不会把咱们想象的那么傻。”</p>

“那到底是为了什么呀?”尚可喜有些抓狂,“总不能是为了享受吧?”</p>

洪承畴忽然点头:“也不是不可能!老朱家寿命本就不长,崇祯已经四十多岁了,从他登基开始就在打仗,一直打到了现在。他打了一辈子仗,还不能享受享受了?”</p>

“快拉倒吧!”尚可喜撇着嘴:“他可没那么大心。”</p>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说了半天,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p>

多尔衮知道继续说下去也不会有结果,索性结束了这个话题。</p>

他对着众人说道:“诸位,崇祯的事咱们可以先放到一边,现在有一件事需要诸位帮着参谋一下。”</p>

“皇上请讲,这是臣等的荣幸。”</p>

多尔衮没有立刻说出来,而是将耿仲明,图赖,索尼等人全部召集到了一起。</p>

他的目光从众人脸上一一扫过。</p>

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多尔衮沉声说道:“大清接下来怎么办?”</p>

他在说到大清二字时故意加重了语气。</p>

意思是问大清的未来该何去何从。</p>

众人互相看了看彼此,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p>

大清虽然是他们的国号,但国家已经名存实亡了。</p>

既没有国都,也没有缴纳赋税的百姓。</p>

他们待在朝鲜人的地盘上,靠朝鲜人的粮食活着。</p>

仅此而已。</p>

为什么逃兵屡禁不止?</p>

是底层士兵吃不饱饭吗?</p>

进入朝鲜后,虽然他们大部分时候都吃不饱肚子,但也不至于挨饿。</p>

之前挨饿的时候几乎没有人当逃兵。</p>

现在不挨饿了,逃兵反而多了起来。</p>

为什么?</p>

究其原因他们自己的问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