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3章 口供里都是吴三桂的名(1 / 2)

“刘肇基?”王永吉皱了下眉:“他不在城中驻守,来此作甚?”</p>

“他没说。”</p>

“让他进来。”</p>

“是。”</p>

不多时,一身便装的刘肇基走了进来。</p>

“参见总督大人。”刘肇基双手抱拳。</p>

“不必多礼,”王永吉站起身并摆手道:“刘总兵深夜到访,有何贵干?”</p>

“我抓住一个人。”</p>

“什么人?怎么抓住的?”</p>

“此人名叫方光琛,是吴三桂的谋士。他扮做普通百姓试图绕过抚顺城去沈阳,结果被我的探马发现并抓了起来。经过一番审讯,他才承认了自己的身份。”</p>

王永吉对此人有所耳闻,他立刻追问道:“他现在在哪儿?”</p>

“就在抚顺城中。”刘肇基低声说道。</p>

“他都说了什么?”王永吉问。</p>

“吴三桂出卖友军,资助敌军的证据。”刘肇基回答。</p>

“是主动招认吗?”王永吉又问。</p>

“当然不是,”刘肇基强忍着笑意:“一开始他什么也不肯说,两棍子下去就全都招了。三张纸的口供里,写满了吴三桂的名字。”</p>

“太好了!”王永吉使劲拍了下桌子:“人证物证俱在,吴三桂必死无疑。”</p>

“总督大人在等什么?为何不直接动手?”;</p>

“吴三桂毕竟是掌管数万兵马的总兵,想要动他既要有朝廷的旨意,还要有足够的实力。”</p>

刘肇基点点头:“接下来该怎么办?”</p>

“等。”</p>

“等什么?”</p>

“等朝廷的旨意还有李定国的兵马。”王永吉解释道:“李定国兵分两路,他将先锋部队留在清河堡驻守,其余主力正跟着他返回辽阳。一旦抚顺发生意外,他会第一时间支援。”</p>

“朝廷的旨意什么时候到?”刘肇基又问。</p>

“估计还两三天。”</p>

刘肇基很是担忧:“就怕吴三桂在此期间发难。”</p>

“没错,所以咱们要想办法稳住他。”</p>

王永吉想办法的同时,多尔衮也在想办法。</p>

在接下来的几天。</p>

多尔衮用威逼利诱的那个各种方式,试图让吴三桂投降。</p>

王永吉则用尽各种办法安抚吴三桂。</p>

而吴三桂则游离在二人之间,首鼠两端。</p>

......</p>

三月二十一,王永吉先后接到了三个好消息。</p>

第一个消息是朝廷认定吴三桂有罪,命他缉拿吴三桂,押往京师审讯。</p>

第二个消息是李定国亲率五千精锐抵达沈阳,正在来抚顺的路上。</p>

第三个消息是祖大寿即将抵达抚顺。</p>

他的任务是劝降吴三桂和他的部下。</p>

祖大寿其实不想来,毕竟吴三桂是他的外甥。</p>

他不参与此事,吴三桂或许还能多活一段时间。</p>

有了他的参与,吴三桂只会死的更快。</p>

崇祯下达的是中旨,祖大寿理论上可以抗旨。</p>

但他不敢抗旨,只能在妻子左氏的陪同下来抚顺劝降。</p>

抚顺东城门旁边的一个院子里,众人云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