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啊!”崇祯摇着头说道。</p>
“建奴屡次入关能全身而退,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善于观察地形,中原之地一览无余,拦不住他们的骑兵。”</p>
黄得功放下酒坛,开始沉默。</p>
建奴战力但凡弱一点,也不会将明军打回关内。</p>
过了一会,崇祯问道:“如果朕提前告诉你建奴入关的位置,你有几成胜算?”</p>
黄得功愣了下,他先是疑惑的看向崇祯,随后认真思考这个问题。</p>
自崇祯二年到崇祯十五年期间,建奴入关五次,劫掠百姓,钱粮,牲畜无数。</p>
每次入关的战术都不一样,第一次入关携带了大量的攻城器械,以强攻为主。</p>
第二次入关则截然相反。</p>
皇太极兵分四路,以大同、宣化一带为主攻方向,分别破关口而入。少带辎重,不攻城池,只在各村堡劫掠。</p>
剩下的几次入关战术大相径庭。</p>
思索良久,黄得功开口了:“如果陛下真能预测建奴入关位置,那臣至少有六成胜算。”</p>
“只有六成胜算吗?”</p>
黄得功无奈的叹了口气:“平原地带本就是骑兵的天下,臣只有两千骑兵,如果建奴像我朝十五年那次出兵十万的话,臣基本没有任何胜算。”</p>
“不会的,建奴的主力会围攻宣府镇!京师附近就算有建奴,也只是劫掠,不会强攻城池。”</p>
黄得功忍不住问:“陛下为何如此笃定?”</p>
“不急,先吃饭,吃完饭你我君臣二人再细细商议!”</p>
黄得功哪儿还吃得下饭,他将杯盘向前一推,直接站了起来:“陛下,臣吃饱了。”</p>
崇祯点点头,吩咐王承恩将北直隶的地图拿了过来。</p>
他指着宣府镇说道:“建奴入关有何目的?”</p>
“嗯...抢夺钱粮、百姓,并趁机消灭我军精锐。”</p>
“对!”崇祯点着地图上宣府镇的位置说道:“朕让阎应元在那里囤积了六十万石粮食,足够四十万人吃五个月的。还有几百万两银子和无数牛羊骆驼,如果你是建奴,会不心动吗?”</p>
“朕要是建奴,绝对不会放过这个机会!”</p>
黄得功惊讶的张开嘴,满脸震惊:“陛下这是...阳谋?”</p>
“不错,对付聪明人只能用阳谋。”</p>
黄得功随即担心的问:“如果宣府镇失守,那些物资...”</p>
“朕相信阎应元能守住宣府,如果宣府真的失守,那朕就认命了!”</p>
黄得功静静的看着崇祯,对他的魄力无比敬佩。</p>
“可是...”黄得功目光一转,看向京师附近,“可是...陛下是如何预料建奴入关位置的?”</p>
崇祯微微一笑,倒背双手说道:“崇祯二年,建奴从蓟州镇喜峰口入关;崇祯七年,建奴从宣府独石口入关(张家口赤城县独石口镇);崇祯九年,建奴再次从宣府独石口入关。”</p>
“崇祯十一年,建奴兵分两路,分别从密云东面的墙子岭(密云大城子镇关上村)和喜峰口东面的青山关(唐山迁西上营乡青山关)入关。”</p>
“崇祯十五年,建奴从界岭口(秦皇岛抚宁区界岭口村)毁长城入关。”</p>
“也就是说,截止崇祯十五年,建奴只找到了五个适合破长城入关的位置。”</p>
黄得功认可的点点头。</p>
崇祯继续说道:“宣府那边暂且不提,京师周围有四个地方可以入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