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英男摇头。</p>
王九九道:“传说南宋时期,宁远县南九嶷山下有一个叫黄世杰的秀才,家贫如洗,却十分孝顺父母。</p>
黄世杰三十多岁还未中举,父亲却年事已高,入秋即患夜盲症,双眼不能视物,身体也每况愈下。</p>
世杰听说吃鸭子能祛除肝火、防秋燥、祛眼疾。于是就在中秋时节,用为人写契约字画积攒下的钱买了一只鸭子,为父亲改善生活。但是他不会做鸭子,这时候从九嶷山飞出一道光落在黄世杰的身上,他福临心至一般的将鸭血淋在了鸭肉上,并且不学自会的开始熟练的炒制鸭肉。</p>
当鸭肉出锅的那一瞬间,金光漫天,有雷声相伴,九嶷山上的鲜花同日绽放。</p>
其父吃后,赞不绝口,甚至那眼疾也在一夜之间好了。</p>
世人都认为这是孝之源头,葬在九嶷山的舜帝有灵,对于黄世杰从小孝顺有加的行为的赞许和恩赐。特别赐予他这道菜肴,治好他父亲的疾病。</p>
黄世杰也没有藏私,而是将血鸭的制作方法传了出去,希望更多的人可以品尝到这道菜,帮助更多人治好眼疾。从此,宁远多了一道名菜,宁远血鸭。</p>
不过也不知道为何,这道菜似乎只有黄家人做出来,才会特别特别的香,而且每一代人做出来的功效都不一样。</p>
世杰的孝举善行感动了乡邻和官府,以后每逢科举他都得到县府州学等官方机构的交相举荐。世杰也不负众望,一路高中举人,直至进士及第得善终。</p>
后人为了感激黄世杰,曾有人为他立庙修祠,供奉。</p>
而今天给大家做这道菜的黄鸭,就是黄世杰的后人。”</p>
听到这里,众人无不惊呼出声。</p>
“原来如此,这他娘的就不是一道凡菜,这是神品啊。难怪这么好吃!”项山啧啧称奇。</p>
林向南道:“都说有大本事的人性格都有些古怪,那黄鸭暴脾气,倒是能理解了。”</p>
王九九叹息道:“其实,黄鸭人挺好的。只是,换了谁被祖训要求一生不得下飞鸭楼,一个人在山上生活多年,也会疯吧?”</p>
众人咋舌。</p>
曹诚道:“他一个人在山上生活?”</p>
王九九点头:“黄家祖训,不得下山。若是因此断了香火,那就断了香火。子孙后代,永远守着飞鸭楼,每日三次对九嶷山行祭祀之礼,每年舜帝祭日当举行大典!”</p>
余生道:“断了香火,岂不是就再也吃不到这道菜了?”</p>
王九九叹息:“是的,听人说,黄家祖上在发现只有黄家人能做出绝世美食后,就下了这条祖训。好像是说,这菜本就不属于人间,后人不得以此在人间大发横财,当感恩于舜帝,勿扰于世间。”</p>
余生一听,摇头晃脑道:“这是什么狗屁想法?美食就应该分享。舜那小子肯定也不是这么想的。”</p>
听到这话,一桌人全都横眉怒目余生。</p>
余生道:“干嘛这么看着贫道?”</p>
“舜帝乃是我华夏三皇五帝之一,孝道之初始,你竟然喊他小子?小道士,别以为坐一桌,我那就不好意思掀桌干你啊!”项山拍桌喊道。</p>
林向南等人点头,大致都是这个意思。</p>
余生想解释什么,赵英男马上喊道:“对不住了,他有时候脑子不好使,有妄想症。总觉得自己从开天辟地活到现在,哈哈哈……大家不会和一个神经病计较吧?”</p>
听到这话,再想到余生一开始张口就第一,闭口就第二的操行,众人信了赵英男的话。</p>
余生不干了,却被赵英男硬生生的压制住了。</p>
这时候,黄鸭的声音传来:“来个人帮忙上菜!”</p>
众人略微迟疑的时候,余生拍拍屁股起来了:“我去吧。”</p>
赵英男马上喊道:“还有我。”</p>
不能吃东西的芸香和蒋薇也跟了上去。</p>
一下子去了这么多人,其他人的确不用去了。</p>
余生来到一楼的厨房,只见黄鸭一个人正在厨房里忙乎,身后放着几大盘菜。对于余生的到来,他似乎并没有感觉到,而是聚精会神的看着眼前的炒锅。</p>
余生好奇的凑了过去,发现锅里只有热油,没有任何东西。倒是边上摆着一本发黄的古书,书上写着两个大字——龙门!</p>
不过下面的字就残缺不全了。</p>
黄鸭嘴里嘀嘀咕咕的念叨着:“不对啊,这菜谱竟然要求用龙肉,这世间哪来的龙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