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7章(1 / 2)

如果可以选择,孔黑子宁愿不知道这么多。</p>

每次见识增长、阅历提升,心中的“礼”就要推倒重来一次。</p>

一次又一次,反反复复。</p>

这次,直接都不用推倒了,孔黑子都开始怀疑“人”的概念了。</p>

“何为人?”</p>

听到这话,众人没有回应。</p>

“何为人?”</p>

孔黑子再次问道,而且加强了语气。</p>

众人终于认真思考。</p>

龙阳说道:“有家才有人,有家人才有人!有牵挂,被牵挂,才是人!”</p>

大黄摇了摇头,“活得清醒,活得明白,不浑浑噩噩才是人!”</p>

长卿不知想到了什么,“比昨天更有收获,才是人!”</p>

王建叹息,“人不能总是沉溺于昨天吧?未雨绸缪,谋福万世,才是人!”</p>

最终,所有人都看向岳川。</p>

岳川沉吟许久,许久……</p>

“孔先生,你先说吧。”</p>

孔黑子拱手,“诸位,‘人’或许并非生命的一种,而是生命的一个形态,一个高度!”</p>

“而人,并非生命的极致!”</p>

“在人之上,还有更高级的存在,更强大的存在。”</p>

“人会被鬼物当成血食,人生活的世界也会被修士当成秘境。”</p>

“我们会感到愤怒,会感到恐慌,是因为我们把自己当‘人’!”</p>

“我们受到不公正对待时,会愤怒,会痛恨,会谴责。”</p>

“但实际上,这都是我们自作多情,自取烦恼。”</p>

“敌人从来没有把我们当人!”</p>

“就像……我们从没有把猪牛羊平等对待。”</p>

“所以,我们应该平静对待这种不公!”</p>

诸弟子听到这话,一个个难以置信。</p>

“先生,您怎能?”</p>

“先生,这不像您的风格。”</p>

孔黑子摆了摆手,“某只是说平静对待不公,却不是什么都不做。”</p>

“相反,我们应该时时刻刻引以为戒,鞭策我们努力、奋发、向上!”</p>

“而不是把毕生的聪慧都消磨在如何制订礼乐,如何增加税赋上。”</p>

“我们要明白一个道理——危险,来自上方,而非下层!灾难,来自外界,而非内部!”</p>

诸弟子这才醒悟。</p>

之前的学问,全都是“治国平天下”,可什么是国?什么是天下?</p>

为什么要治?为什么要平?</p>

为什么字里行间就觉得自己高人一等?</p>

之前还没什么感觉,现在有了,却说不出来。</p>

岳川想了想,说道:“我们大周世界因为种种原因,长期停留在‘国’的阶段,并没能发展到‘天下’的阶段。”</p>

“这就导致我们的格局和视野天生……短浅许多。”</p>

“甚至分不清这两者的区别。”</p>

“未来,我们的认知还会继续下降,下降……”</p>

说到这里,岳川停顿了一下,不知道该不该说下去。</p>

今后两千多年的时间里,人们的认知至少会出现四次断崖式下跌。</p>

不光是普通人,掌握文化解释权的读书人也一样。</p>

儒家口口声声说“家国天下”,但是有几个人真正做到了呢?</p>

一家一姓为国。</p>

臣子与国君是平等的合作关系。</p>

任命文官,叫拜相。</p>

任命武官,叫拜将。</p>

一个“拜”字充分说明了两者的地位。</p>

但是后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p>

国之兴亡,只和坐江山的人有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