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云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章 古柏朱衣映月踪,吕道邪符埋祸端,新阅微异谈,硕云舒,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古柏红衣影】——

我奉命前往福建汀州主持考试,抵达汀州试院时,便听闻了一桩奇事。试院大堂前,有两棵古柏,枝繁叶茂、高耸入云。据说,这两棵柏树乃是唐代遗物,岁月悠悠,竟有了神异。

到了按临之日,当地官吏神色恭敬又带着几分敬畏,匆匆来到我面前,急切说道:“大人,这试院堂前的古柏有神明庇佑,大人定要前去拜上一拜,以求诸事顺遂。”我听后,微微皱眉,心中思量,木魅若不祸害人间,随它去便是,况且这并不在朝廷规定的祭祀典制之中,我身为朝廷使者,实在不应行此无谓之礼,便摇了摇头,婉拒了官吏的请求。

这两棵古柏,枝叶繁茂,郁郁葱葱,那繁茂的枝叶层层叠叠,即便是隔着数重屋宇,也清晰可见,仿佛在无声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当晚,月色如水,银白的月光洒在庭院中,我趁着这美好的月色,在台阶上悠然踱步。不经意间仰头望去,竟见树梢之上,立着两个身着鲜艳红衣之人。他们身姿飘逸,对着我深深弯身,双手拱起,行了个大礼。我心中一惊,揉了揉眼睛再看,那两人竟正冉冉消失。我忙高声呼喊幕友出来一同查看,待他们赶来,那树梢上的红衣人仍能被看见,大家都惊愕不已,面面相觑,不知这是何意。

经过这一晚,我心中始终记挂着此事。第二天,我再次来到古柏前,对着两棵柏树郑重地回礼作揖,以表敬意。事后,我又命人取来笔墨,在祠堂门口镌刻下一副对联:“参天黛色常如此,点首朱衣或是君。”希望以此来回应那神秘的红衣人。

后来我才知道,袁子才曾把这件事记载于《新齐谐》之中,只是所记内容与我亲身经历稍有差异,想来定是传闻过程中出现了偏差,实在是令人感慨。

【道士弄幻术】——

德州的宋清远先生说,有个吕道士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擅长幻术,曾经在田山司农家里做客。当时正值朱藤花盛开,田山司农家有宾客聚会赏花。有一个庸俗的人,说话言辞粗陋浅鄙,唠唠叨叨说个没完,特别败坏大家的兴致。有一个少年性格轻佻放诞,对这个庸俗之人尤其厌恶鄙视,就斥责他不要多说话。这两个人几乎要动手打起来。一位年老的儒生过来调解他们,两人都不听,那位老儒生脸上也露出了生气的神情。满座的人都因为这件事而不开心。

吕道士小声吩咐小童拿来纸笔,画了三道符并焚烧了,那三个人忽然都站了起来,在院子里转了好几圈。那个庸俗的客人走到东南角坐下,喃喃自语。仔细听他说的话,原来是在和妻妾谈论家里的事情。一会儿他左顾右盼,像是在和解;一会儿和颜悦色地为自己辩解;一会儿又做出认罪的样子;一会儿弯下一条腿;一会儿两条腿都弯下;一会儿不停地磕头。再看那个少年,他坐在西南角的花栏上,眉目传情,轻声细语,一会儿嬉笑,一会儿谦恭地道歉,一会儿低声吟唱《浣纱记》,声音呦呦不停,还自己用手打着节拍,做出各种轻佻放荡的姿态。那位老儒生则端端正正地坐在石凳上,讲《孟子》中“齐桓晋文之事”那一章,逐字逐句地剖析讲解,边讲边打手势,边四处张望,好像在和四五个人对话一样。一会儿他摇着手说“不是这样”,一会儿瞪着眼睛说“还不理解吗”,咯咯的痨病咳嗽声一直不停。众人又惊又笑,吕道士摆摆手制止了大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一剑星河灿

晏龙儿

重生八零:李太太还在立规矩

禾桅簌簌

快穿之直男被迫当娇妻

菊凉

魂穿小燕子,傻子才甘心等三年

白瑾怡

四合院:疯批傻柱一心报复白眼狼

鹿小疯

抗战:黄埔将星,开局降服李云龙

物事人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