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门坤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60章 洞天晨曦,暖痕漫径,觉醒!我重新来过,万界全麻了!,杨门坤少,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本《洞天异闻录》或许有用。”陈秋拿起一本封面残破的书,书页上记载着墨渊洞天的种种奇闻,其中一段提到“墨韵溪底有古阵,与文心晶相连,能引地脉灵气”,字迹潦草,却透着股认真的劲,像谁在匆忙中记录下的发现。他的指尖抚过书页,那里的墨痕微微发烫,与心口的秘印产生共鸣,像有什么东西在悄悄苏醒。

白衣女子拿起一本《琴谱》,书页上的音符旁画着小小的琵琶,与她的琴竟有几分相似。“这上面的《静心曲》据说能安抚地脉。”她的指尖拂过音符,琴弦突然轻轻震颤,仿佛在回应这千年前的旋律,“或许我们可以试试。”琴谱的纸页很薄,却承载着厚重的智慧,像这片洞天的文脉,看似柔弱,却坚韧无比。

瑶瑶被一本画满小动物的画册吸引,画册上的狐狸、兔子、小鸟都画得栩栩如生,旁边还写着它们的习性,像本可爱的《百兽记》。“小白快看,这里有和你一样的狐狸!”她指着画中的白狐,白狐的尾巴尖也亮着光,正对着月亮嚎叫,像在呼唤什么,“它是不是在找朋友呀?”小白狐凑过来,用脑袋蹭着画册,像是在和画中的自己打招呼,引得众人都笑了起来,笑声在书摊前漫开,像朵绽放的花。

阳光渐渐升高,书摊的墨香与巷子里的酒香、茶香相融,在空气中织成一张温暖的网,网住了这片刻的安宁,也网住了那些为守护而努力的身影。

四、炊烟绕村,笑语盈檐

穿过墨渊洞天的小镇,爬过一处山头,他们看见一个小村庄藏在竹林深处,青瓦的屋顶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烟囱里冒出的炊烟像一条条白色的带子,在竹林间缠绕,与晨雾相融,分不清哪是烟哪是雾。村口的老槐树下,几位老婆婆正坐在石凳上纳鞋底,线穿过布面的声音与远处传来的鸡鸣相和,像一首宁静的田园诗。

“小哥来了。”一位老婆婆笑着打招呼,手里的鞋底已经纳了一半,针脚细密,像排列整齐的字,“快进屋喝碗粥,刚熬好的,加了些墨韵溪的莲子,可香了。”她的声音里带着亲切的暖意,像在招呼自家的晚辈,眼角的皱纹里都藏着笑。

陈秋走进老婆婆的屋,屋里的陈设简单却整洁,桌上摆着粗瓷碗,碗里的粥冒着热气,莲子的清香混着米香漫开来,像种让人安心的味道。“婆婆,这村子住了多久了?”他拿起碗,粥的温度透过碗壁传来,暖得人心头发烫,像被阳光裹住。

“打我记事起就在了。”老婆婆坐在对面,手里还在纳着鞋底,“听我爷爷说,我们的祖辈是跟着杨先生的先祖来的,守着这片洞天,守着这文脉,一辈传一辈,像这屋前的竹子,砍了又长,生生不息。”她的目光望向窗外的竹林,眼神里带着眷恋,像在看一位老朋友。

瑶瑶和村里的孩子们玩在了一起,他们在院子里追逐嬉戏,笑声像银铃一样清脆,红头绳在人群中跳跃,像一团燃烧的小火苗。小白狐跟在她身后,时不时用尾巴扫扫这个,碰碰那个,引得孩子们阵阵欢笑,院子里的菊花开得正艳,花瓣上的露珠在阳光下闪着光,像撒了把碎钻。

白衣女子坐在廊下,看着院子里嬉闹的身影,手指无意识地拨弄着琵琶弦,《静心曲》的旋律轻轻流淌,与孩子们的笑声、老婆婆的纳鞋底声相融,像一首温暖的交响曲。她的目光落在陈秋身上,他正和老婆婆说着什么,侧脸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柔和,青衫的竹纹与周围的竹林相映,像一幅浑然天成的画。

暮色渐渐降临,村庄的炊烟与晚霞相融,在天空织成一张绚烂的网。陈秋望着这宁静的村庄,望着身边欢笑的人们,突然觉得无论地脉的戾气多么汹涌,无论文心晶的裂痕多么危险,只要这片洞天的暖还在,只要彼此的牵挂还在,他们就有勇气面对所有的风雨,就像这村庄的竹子,历经岁月,却始终坚韧不拔,守护着这份独有的安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玄幻魔法小说相关阅读More+

霸牛狂牛神传承

九洲神宫的袁母

新阅微异谈

硕云舒

一剑星河灿

晏龙儿

重生八零:李太太还在立规矩

禾桅簌簌

快穿之直男被迫当娇妻

菊凉

魂穿小燕子,傻子才甘心等三年

白瑾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