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城墙竟为之震裂
坦然笑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56章 城墙竟为之震裂,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坦然笑微,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存孝毫不停留,迅速逼近吊桥。
在他接近的过程中,守军甚至还没来得及再次拉弓放箭。
抵达吊桥后,他轻松跃起,借助火焰驹的力量,瞬间拔出嵌入城墙的禹王槊。
那一刻,城墙竟为之震裂。
紧接着,他挥槊猛击另一条锁链,“咔嚓”
一声,锁链断裂,吊桥随之轰然坍塌。
完成这一切后,李存孝稳稳落在马背上,仿佛一切只是寻常之举。
阳平关的守军目睹此景,无不瞠目结舌,脸上满是震惊与不可置信。
然而,李存孝并未给他们多想的时间,随即策马冲入关内。
关前的守军早已被之前的场景吓得胆寒,无人敢上前阻拦。
李存孝孤身闯入阳平关,紧随其后的十八亲卫迅速控制吊桥,为后续三万精骑开辟通道。
此时阳平关形势危急,守将紧急下令阻止敌军进入,并要求集中力量对付李存孝。
尽管部分士兵因惧怕退缩,仍有不少人渴望通过击杀敌将来改变命运。
面对逐渐逼近的围攻者,李存孝神情自若,对这些挑战者不屑一顾。
一声震天怒吼后,守军蜂拥而上,李存孝挥动禹王槊展开反击,这柄八百斤重的神兵利器势不可挡,所到之处无人能敌,士卒伤亡惨重,战局瞬间倾斜。
李存孝释放出的罡风笼罩了方圆两丈,进入此范围的士卒无不被狂风吹得脸颊生疼,难以站稳,更别提反击。
短短片刻,数百围攻者或死、或残、或重伤,即便少数未倒下,也被震晕过去。
战场上血流成河,散落的金属碎片皆是守军断裂的兵器。
目睹李存孝轻松击溃敌军而自身毫发无损,阳平关守将震惊不已。
他从未见过如此匪夷所思的场面,对方不仅毫发无伤,甚至没有流一滴汗,呼吸平稳如常。
在他看来,这简直超出了人类的极限。
察觉到守将的身份后,李存孝决定直取其命。
周围守军见状纷纷退避,仿佛面对的是魔鬼。
阳平关守将见状,内心恐惧至极,声嘶力竭地呼喊手下阻拦,却无人敢应。
阳平关的守将声嘶力竭地呼喊,试图让士兵们阻止李存孝的攻势。
然而,经历了先前李存孝在城门口的血腥屠杀后,所有人都明白,此时此刻与之对抗无异于送死。
面对守将的命令,众人视而不见,无人响应。
在一片混乱之中,李存孝从容地向守将靠近。
守将虽然咆哮指挥,却无人理会,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李存孝距离守将仅十步之遥时,守将终于意识到形势危急,转身仓皇逃窜,只求保住性命。
然而,他的逃跑并未能逃脱命运的安排。
李存孝随手挥出毕燕挝,精准地击中目标。
伴随着强大的力量,毕燕挝瞬间贯穿守将的身体,将其牢牢钉在了城墙之上。
守将甚至没有时间做出任何反应,便已气绝身亡,留下一双不甘闭合的眼睛,定格在最后的惊恐之中。
这一幕深深震撼了在场的所有人,让他们感受到死亡的冰冷和生命的脆弱。
李存孝目睹领头者倒下,随即怒吼道:“我是西凉王先锋大将李存孝,尔等还不速降?”
“投降免死,负隅顽抗者,格杀勿论!”
话音未落,在场众人立刻丢下武器,抱头跪地,动作整齐划一,比他们作战时更显熟练。
若非亲眼所见,恐怕会以为这些人是专业投降部队。
李存孝并未对这一奇景多加关注,因为他心中清楚,降与不降对他而言并无差别。
即便有人顽抗,也只会徒增伤亡,毫无意义。
这时,李存孝麾下的三万精锐已通过吊桥进入城关。
他安排手下处理战俘,自己则迅速规划后续行动。
根据薛仁贵的指示,拿下阳平关后可自行决断。
如今目标达成,接下来的路由李存孝自行选择。
稍作思索后,李存孝决定继续推进至南郑。
此次战斗让他意识到汉中军队的战斗力极弱,如同普通郡兵,缺乏训练,毫无军事素养。
这种对手,李存孝认为无论多少都能轻松应对。
而且,他早从锦衣卫处得知,汉中全部可战兵力仅八万余,这样的数量与如此低下的战力根本不足为惧。
既然如此,李存孝显然不会止步于阳平关。
南郑和整个汉中才是他的最终目标。
于是,他立刻下令让大军休整两小时后启程。
这场胜利,基本全靠李存孝个人之力夺取。
大军毫无建树,没有造成任何战争消耗,因此无需长时间休整,仅需在阳平关稍作停留。
李存孝留一万精兵驻守阳平关,带领两万主力直奔南郑。
城内投降的军队仅有数千人,守住这些已绰绰有余。
两个时辰后,李存孝率两万精骑出发,途中轻松攻下数个小县城。
两天时间飞速过去,他已抵达通往南郑的最后一座小城,距南郑仅六十里。
对骑兵而言,这点距离转瞬即至,南郑已是唾手可得。
因连续作战未得充分休息,李存孝暂时放缓攻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