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然笑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55章 志在一战定乾坤,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坦然笑微,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随即下令:“速召李存孝将军,率三万精骑火速备战,务必赶在对方反应前拿下阳平关。”

“遵命!”

传令官迅速离去。

目送其离开后,薛仁贵凝视远方自语:“这一刻终于来临,我等待已久。

主公,薛礼定当不负所托!”

汉中局势紧张,张鲁宣布独立后积极备战,而刘璋因被挑衅决定出兵讨伐。

张鲁在汉中的声望极高,当地百姓多信奉他的“五斗米教”

,对他的割据统治表示支持。

然而,正当张鲁准备迎战时,突然收到紧急军情。

张鲁正在议事,忽然有人急报:“阳平关失守!”

他大惊,忙问详情。

传令兵禀告,阳平关确实被攻破,但并非刘璋所为,而是西凉王的部队。

张鲁难以置信,质疑传令兵的消息真实性。

传令兵保证信息无误,并指出敌军旗帜显示是西凉王的军队。

张鲁更加困惑,因为自己与西凉王并无恩怨,不明白为何对方会攻击自己。

杨松在一旁劝解,认为西凉王此次行动旨在统一全国,汉中只是其东征的第一站。

张鲁听后深感忧虑,意识到局势严峻,一场大战即将来临。

天下即将面临一场巨大的灾难。

在杨松这样的世家眼中,西凉王简直就是破坏和平的魔王、杀手和屠夫。

因此,他认为西凉王踏上争夺天下的路途,无异于引发一场浩劫。

张鲁听杨松说完后,终于明白了西凉王为何攻打自己。

原来并非他们之间有什么深仇大恨,而是西凉王单纯想要扩张领土、称霸天下。

张鲁顿时感到愤怒,现在纠结原因还有什么意义?眼下最要紧的是做好迎战准备。

张鲁急忙询问传令兵:“敌军人数多少?领军将领是谁?”

传令兵稍作思考后回答:“敌军约三万人,全部是骑兵。”

至于领军将领的具体身份,他并不清楚,只提到对方的旗帜上写着一个大大的“李”

字。

张鲁听完松了口气。

三万兵力不算太多,毕竟汉中还有八万多可以作战的士兵,足够抵御。

而且汉中的地形复杂,不适合骑兵大规模行动,这让张鲁心中更有底。

然而,提到那个姓“李”

的将领,张鲁一时想不起来是谁。

他长期待在偏远的益州,几乎与外界隔绝,因此即使李存孝威名远扬,他也未能立刻联想到。

如果是中原地区的诸侯,恐怕早就猜到是哪位将领了。

张鲁思索无果,便转向身边的杨松问道:“杨松,你知道西凉王手下有哪些姓李的将领吗?”

杨松虽然贪图利益、品行不端,但作为张鲁的首席谋臣,确实有些智慧。

他听完问题后沉思片刻,忽然似有所悟,神情骤变地说:

西凉王手下的一位李姓将领引起张鲁和杨松的关注。

杨松认为此人要么是李存孝,要么是李元霸。

然而,他指出李元霸虽力大无穷但愚钝,西凉王断不会重用。

因此,来者大概率是威名赫赫的李存孝。

张鲁对此表示疑惑,询问杨松为何如此紧张。

杨松无奈地解释说李存孝乃盖世英雄,在洛阳之战中仅一招便击败吕布,又在讨董之战中以勇猛震惊天下。

张鲁听后大惊失色,自知难以抗衡,情绪崩溃。

杨松心中犹豫,若非知道西凉王心狠手辣,他早就选择投降了。

此时气氛沉重,杨任站出来表态,声称自己能迎战李存孝。

张鲁满怀期待,但杨任话音刚落,张鲁却转而忧虑,担心杨任未必能敌得过这位名将。

杨任对李存孝的传闻嗤之以鼻,认为那些所谓“霸王之勇”

的说法不过是谣言。

他自信满满地向主公张鲁保证,自己能够轻松击败李存孝。

杨昂也附和兄长的观点,表示愿意领兵出征,斩杀李存孝,以立功绩。

张鲁听后深受鼓舞,尤其在弟弟张卫的支持下,彻底放下担忧。

他认为杨任的能力足以应对李存孝的挑战,遂任命杨任为主帅,杨昂为副帅,率五万精锐迎敌。

汉中的兵力本就不多,此次倾尽全力,足见张鲁对抗的决心。

杨任兄弟二人领命出征,带着高昂士气奔赴战场。

汉中几乎倾尽主力投入此次战役,志在一战定乾坤。

若杨任和杨昂失利,汉中将彻底失去抵抗能力。

杨松目睹这一切,虽未发言,内心却充满不安。

他深知李存孝威名在外,连袁绍、袁术这般显赫出身者也对其毫无质疑,可见其真实实力不容置疑。

相比之下,杨任等人长期偏居一隅,见识短浅,不懂外界广阔。

这种狭隘的认知使他们高估自身,低估强敌,犹如井底之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江湖多美人测字医心录

云海杨阳

枣骁山河

吾小6

星际恶雌好孕多胎,集邮怎么了?

暴富聚财小貔貅

直播血洗金三角,你管这叫小意思

不够胆

高武:我有无数动漫人物模板

幻梦仙乡

四合院:开局被秦淮茹套路结婚

三寸自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