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9章 杜荷返回长安
曾经也是个青涩的少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09章 杜荷返回长安,穿越杜荷,开局李承乾谋反,曾经也是个青涩的少年,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现在李承乾在军中的势力越来越强,他得笼络和提拔一帮文臣才行。
有文臣把持朝政,他才能一点一点清除李承乾的武将势力。
思索片刻。
李治拱手道:“回父皇,儿臣觉得褚遂良和萧瑀能胜任侍中,于志宁和李靖能胜任吏部尚书。”
“不过萧瑀和李靖已经年老,因此儿臣觉得褚遂良任侍中,于志宁任吏部尚书较为合适。”
听到李治和长孙无忌差不多的回答,李世民的脸色微变。
这孩子的野心不小!
看来岑文本和高士廉说的没错,用皇子制衡太子的招数,隐患确实大。
李世民挥手道:“雉奴,你先回去吧。”
什么?
父皇才问一个问题,就让我回去?
李治的脸色变换数下,随后乖巧地拱手道。
“舅公病亡,还望父皇不要过度悲伤,要保证龙体安康。”
“儿臣先行告退。”
李世民深邃的双眸,一直盯着李治离开的身影,脸上全程没有露出笑脸。
收回目光后,他接着朝内侍下令道。
“宣太子过来。”
内侍领命离开半刻钟不到,李承乾便大步流星走了进来。
一番行礼问好,李世民再度问道。
“承乾,可有侍中和吏部尚书的人选?”
父皇果然在试探孤!
李承乾没有丝毫犹豫应道:“回父皇,三品以上的官吏由父皇定夺,不管父皇任用谁,儿臣都会全力支持他们。”
不错!
李世民在心里暗中夸赞一句。
他稍微坐直身子说道:“承乾,朕让你举荐几个合适的人,你大可放心大胆举荐。”
李承乾摇头道:“回父皇,儿臣并无想法。”
不管李世民怎么说,李承乾都没有举荐人员。
他牢记杜荷所说的话,父皇要的是平衡,不管他举荐那些官吏,在父皇的心里都不会平衡。
杜荷在信中有一句话说的很好,如果他和举荐的人暗中没有联系,那他为何会举荐那些官吏?
只有什么都不说,才能避免父皇乱想。
“嗯。”李世民点了点头,随后挥了挥手道:“承乾,你早些回去歇息吧。”
李承乾躬身行礼后,又说了几句好话,这才大步离开。
这一次李世民没有叫其他人过来。
他半躺在胡椅上,神色一直处于沉思状态。
...
契丹皇庭。
王宫内。
薛仁贵向杜荷禀报道:“韩国公,霫族已经被我们打下来了!”
“此战共歼敌主力5万余人,歼灭敌人31万人,俘虏敌人781人,教诲战马...”
顿了顿。
薛仁贵接着说道:“此战我军共战亡19人,受伤312人。”
接着他把战斗过程,大致地说了一遍。
听完后。
杜荷夸赞道:“仁贵,你这一战打的真不错!”
“让将士们好好地休息一天,明日把俘虏和战利品押回长安!”
长孙无忌已经回去几天,也不知道现在长安是什么情况。
杜荷已经等不及侯君集和尉迟恭打下靺鞨,他得赶紧回长安看看情况。
“诺!”
薛仁贵抱拳道。
...
五天后。
当李世民得知杜荷明天就会回到长安,他在朝会上宣布。
“五品以上官吏,明日随朕出城20里,迎接大军凯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