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宣太后以死谢罪了?
时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55章 宣太后以死谢罪了?,我一绿茶绑定人夫系统?不合适吧,时暇,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苦苦支撑这么久,却还是走到了这一步。
乐毅如果真的称王治理齐国,即墨和莒城都将再撑不下去。
可是乐毅拒绝了,他深知必定是有人在朝中挑拨离间,燕王才会有这道命令。
若他真的称王,才是真的不忠不义。
虽然乐毅没有称王,可即墨的危机却也没有解除。
只是就在田单鼓励大家再坚持几年的时候,出城种地的人却突然被赶了回来。
田单敏锐的察觉了其中异常,立马派人去查。
乐毅被紧急召回,而莒城也被重新围困。
当天夜里鲁仲连送来消息,老燕王死了!
这让田单看到了希望。
于是立马开始造谣乐毅,挑拨离间。
老燕王信任乐毅,可新上任的这位远没有老燕王的远见,也并不足够信任乐毅。
不得不说,新燕王刚即位,早就已经做好了打算。
他要在半年之内攻下齐国,三年之内吞并赵国,称北帝。
十年之内南下灭秦,统一华夏。
最多十五年时间,他便是华夏大帝。
秦淮书:……
秦淮书写完了最后一个字,从桌案里抬起头来:“这番话,挺耳熟的。”
好像听很多人都说过。
这么久了,一个能落实的都没有。
楚易安被他这话逗笑:“新官上任三把火,正常的,理解。”
新燕王刚上位,正是雄心勃勃的时候,乐毅那种围了人家几年却愣是不动手的打法在他看来分明是糊弄。
亏他老爹信以为真。
恰好田单造谣乐毅的谣言传进了燕王耳朵里,于是他毫不犹豫罢黜了乐毅的上将军爵位,改任另一个人为上将军。
并下令,一个月内灭掉齐国。
乐毅无奈交出了兵符印信,离开时却不忘提醒他们不要乱杀庶民,否则后患无穷。
楚易安停顿片刻,说到乐毅,不免有些感慨。
“乐毅这人……华夏几千年历史上能跟他比的还真没几个。”
“这本书里对他描写不是很多,但这人能文能武,变法仁政,练兵,使燕国国富民强。”
“攻打齐国时要不是他主张仁战化民,齐国早亡了,燕国也必然陷入风波。”
“还不知要死多少人。”
秦淮书倒是很赞同这话。
虽然他也曾为将领,但是跟乐毅不一样的是,这个世界儒家思想早已盛行。
可在战国时期,有那种思想的人却并不多。
乐毅确实是一个少见的儒将。
乐毅走后,田单还亲自赶来为他送行。
虽然两人敌对多年,但都佩服对方。
乐毅这个最让人忌惮的大将走了,可这些年即墨城中的人却也实实在在被磨得没了战乱时期该有的锋芒脾性。
田单看出来这点,很是焦虑。
一旦打起来,这样的士气够打几个来回?
于是在鲁仲连的提议下,田单纠结了一小下便吩咐人出城去给燕国新任上将军提建议,如何才能快速攻下即墨。
上将军听后如获至宝,立马下令掘了人家的祖坟,把人家祖先挫骨扬灰。
秦淮书:……
文中提到过好多次了,齐人很是敬重先祖。
每每祭祖都很是隆重。
这下子要惹出什么祸事来,已经可想而知。
本来城中的人都没什么战意,你这么一搞,弄死你我都咽不下心里那口气。
只是鲁仲连好歹是纵横家,这么搞虽说会有奇效,可说到底,不仁义,不道德。
不过生死存亡的当口,怕也顾不得这么多。
亲眼看着自家祖坟被掘,白骨被烧,即墨城人的仇恨被彻底点燃。
不只男人,老弱妇孺全都提着镰刀要去跟他们干架。
在这样的仇恨和怒气值的加持下,燕国的军队变得脆弱不堪。
燕军死了六万多,重要的几个将领全死了,剩下的人都只顾着逃命。
田单乘胜追击,很多人听说即墨大捷的消息后也纷纷加入。
竟不过月余的功夫,便将乐毅打下来的七十多座城池全给收了回去。
两个月后,田单迎接齐王回临淄,齐国就这么神奇的复国了。
田单被封为安国君,开府丞相。
可就在这时,外头又乱了起来。
赵国发兵十万攻打中山国,秦国则起兵攻打赵国。
这是嬴稷,宣太后和魏冉等人的决定。
他们没有听白起的意见。
众人看过白起呈上来的羽书后竟都觉得白起过分谨慎了。
谨慎是好事,可过了也会贻误战机。
白起是大将,大战由他主导。
攻打赵国这样的小战就不必了,杀鸡焉用牛刀?换一个人上就是。
可谁知就是这么一场小战,秦国竟败了。
还是惨败,主将牺牲,八万铁骑全军覆没。
自商鞅变法以来,秦国兵强马壮,秦军向来有锐士之称。
而且现如今的秦军正是战力巅峰时刻,可他们竟败给了赵国?还是以如此惨烈的方式。
说明什么?
赵国的军队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变得很强,他们得重新估量赵国了。
而更让人始料未及的是,以赵国攻打中山国这么一场小小的战斗为导火索,战国竟形成了新的局势。
韩魏赵楚结盟,燕国与秦国结盟,两大同盟开始比早期纵横更为激烈的争战。
秦军全军覆没的消息传回秦国,宣太后当场昏过去,嬴稷和魏冉也是脸色难看。
这一战众人再次看到了白起的能力。
他已经劝说过此战不能打,可没有人听,这件事总要有一个人出来担责。
最后,宣太后站出来一力担下此番罪责,以死谢罪。
秦淮书:……
秦淮书一言难尽的看着楚易安,要不是之前听她说过宣太后的事迹,他就真信……才有鬼了。
这书过分美化了好多人,每一个都写的好像圣人。
可是人性对权势,名利的看重才更客观和贴合现实。
圣人是少数,纵然大义起,也是群雄激愤国破家亡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再顾不得其他,唯有豁出性命以血搏一条生路。
在其他时候,人的本能都会驱使他们做出更有利于自己的选择。
而且嬴稷的王位是宣太后争来的,她怎么可能自尽?
偏偏秦淮书还不能说什么,只能看着楚易安叹气。
楚易安:……
倒也不必如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