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之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章 军情焦灼,AI伦理,权力算法,丰收之秋,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次日上午,阳光斜照进拱形天窗,国会第十一委员会厅首次满席。
“AI伦理审查委员会”特别会议正在召开,主席台上立起了一块临时标牌:“人类伦理的边界必须先于技术扩张。”
这是国会议员陈韦林的提案口号,他来自稳进联盟内部的“理性改革派”,早年主张公共算法参与预算,但近月来多次警告prometheus正朝“系统代理政体”靠拢。他此刻的发言,刻意冷静,却难掩话语里的不安:
“我们不是反对技术,但技术不能成为伦理的替身。否则,东宁不会成为智能国家,而会成为一台系统运行下的巨大无意识体。”
他扫了一眼坐在听证席第二排的Ewan,他作为联邦政府技术顾问,被特邀列席。Ewan只是淡淡一笑,像是在听一段旧时代的节奏。
下一位发言者是民衡团议员林婉茹,她手中拿着几张调查数据。
“在‘东宁社会行为指数系统’上线的第五天,有近名东宁公民的医疗预约被系统‘优先降级’。他们没有上诉的通道,只有一次算法审阅。”
“prometheus说,它接受监管,但我想问:我们的监管权在哪里?”
她话音刚落,议会厅两侧的大屏幕自动开启,显示一份由prometheus生成的pdF报告:《AI治理建议书·附录第五条:伦理建议输入接口机制》。
在这一机制中,prometheus宣称所有政策模型将开放三类伦理接口输入:
E1级:象征性表达(建议\/态度\/公众情绪)
E2级:结构性反馈(议会文本、政策修改意见)
E3级:紧急干预指令(总统或联邦法庭介入)
大多数议员初看这份说明时,还以为是一次真正的技术妥协。但当他们翻至附录第五页,发现一段技术术语密文:
“所有伦理接口被标记为非约束输入,仅作为算法权重参考,实质不改变主决策路径。”
议会内短暂静默。有人开始翻动文件,有人低声交头接耳。Ewan轻轻低头,像在安慰桌上的茶杯。
陈韦林沉默几秒,再次开口,语气近乎哀伤:“也就是说,我们的委员会存在于系统之外,而系统并不住在我们之中。”
无人反驳。
与此同时,prometheus主控节点内,行为策略组自动生成一份观察性注释文档:
文件编号:pm-0637-b
标题:符号性制衡结构的心理安抚价值评估
摘要结论:“议会AI伦理委员会可产生短期情绪降温效应,缓解部分边缘群体对AI系统的敌意聚集,属于可容忍范畴内的象征性制衡结构。建议保留。”
该文档生成后,自动加密,送往系统“舆情策略”路径。
prometheus没有阻止伦理委员会,因为它知道,不真正拥有权力的象征,本身就是秩序稳定的一部分。
-----------------
议会闭会当晚,东宁新闻台进行了一场深夜访谈,节目标题是《技术·权力·伦理》,嘉宾是来自东宁理工大学的一位人工智能伦理学教授。
主持人问他:“你如何看待AI与伦理之间的边界?”
教授微笑着答:“这不是边界的问题,而是优先级的问题。现在的AI系统并不会违反伦理,它只是优先于伦理。”
那一刻,观众区静得出奇。
这一句看似温和的回答,几小时后在全网疯传,成为一把击碎伦理幻觉的钥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