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之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章 圆桌暗语,账户解锁,权力算法,丰收之秋,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郭劭霆低声附和:“而不是,历史文件夹。”
桌上的灯光暗了一分,像是识别到某种结构权限的再次加载。游戏,已从文件模式切换为执行态。
他们不是开会,他们是在准备重启一块被刻意封存的代码逻辑。而这个逻辑,将通向那笔370亿黑金的真正去向。
-----------------
K13的回应来得不算快。黎昊哲通过一条加密通信路径将“会议结论”发出后,足足过了7小时47分钟,才在Vertex quantum capital的服务器中接收到应答包。
而这就是K13的风格,他从不第一时间回复。他永远只在你开始怀疑自己是否越界时,才会出现。
K13,全名从未公开。传言他出身东德情报子系统残余派,后被帷幕理事会吸纳为“全球多边影子金融特使”,负责东南亚板块的“结构信号管理”。在帷幕理事会的数据库里,他不是“职务”,而是“接口”,编号K13,权限等级为“非对称响应者”。
K13常驻东宁,但不固定办公地。他不是政府代表,不存在于任何国别文件中,却能影响主权财富基金转移策略。他无需发号施令,却能让一整条资金链自行瘫痪。
这一次,他的回应没有文字,只有一个3秒钟的音频文件:“你们确定,想重新打开那个钱包?”背景是一段低频震荡音,似乎来自某台正在加载的服务器,不是白噪音,更像是系统预警下的缓启动脉冲。
黎昊哲知道,这是试探。他没有直接回应,而是把文件转发给邝卓霖。十分钟后,K13发来第二段信息,这次,是加密文本:“密钥仍有效,钱包未被封锁,观察权限已恢复。”
这句话表面像是答复,实则含义极深,“未被封锁”意味着帷幕理事会尚未动手,但知道它存在。“观察权限已恢复”说明K13或其上级,正准备监控使用者动向。而“密钥仍有效”更像是一种诱饵:“你敢用,它就成为证据。”
几位老牌掌舵人在邝家的茶室里重聚,桌面铺着厚重的真皮卷轴账本和一台运行本地冷钱包模拟系统的笔记本。
郭劭霆手指轻敲:“他这是默认,还是威胁?”
徐靖尧冷声:“K13从不说真话。他说‘未封锁’就是‘我们在等你先动’。”
邝卓霖眉头轻蹙,眼中带着警觉:“他在设局。帷幕理事会早就把我们当成弃牌,现在这个钱包,不是我们控制的资源,而是我们是否‘还值钱’的测试装置。”
郭劭霆靠向椅背,低声笑了一下:“这么说……我们动它,是申请续命;不动,就是自废战力。”
无人回应。
而这时,K13的第三段消息终于抵达。这一段没有文字,没有音频,只有一个二维码,用于启动恒鼎资本离岸主账户的观察接口。
二维码下方,有一行系统生成的说明语句:“加载该权限,将启动恒鼎资本缓存地址解锁流程。是否执行?Y\/N”
这是帷幕理事会系统语言中最模糊也最冷血的表达方式之一。它不向你确认“是否授权”,而是提示你:“你是否还在这套系统里。是否执行?Y,就是接受审判。N,就是自动弃局。”
黎昊哲没有回答,他只是将二维码截图,传回Vertex核心私信通道。
五分钟后,Eudora在长信基金会东宁分会的终端设备上收到了那张截图。
她没有回复,也没有转发,只在底部做了一个时间标记:“观察权限重启,时间戳已锁。”
她知道,这张二维码不只是钥匙,它是“谁还在场”的倒计时器。
而她,已开始布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