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涌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迷魂苓语》 下卷,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作者李涌辉,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有个戴眼镜的年轻人,自称是历史研究员,从北京来,说要找徐向前部队掉队士兵的遗骸。\"马大爷,您真见过他们的遗物?\"他捧着笔记本,眼里闪着光。

老马把那本识字课本给他看,年轻人翻到最后一页,忽然\"呀\"地叫了一声:\"这地图!没画完的箭头,指向的是当年的红军伤员洞!\"他说,史料记载,当年有个班的红军,为了掩护伤员,把他们藏在迷魂阵的山洞里,自己却牺牲了,\"那些伤员,后来不知所踪......\"

老马心里一动:\"是不是有个山洞,里面有马灯?\"

年轻人愣了:\"您怎么知道?史料里提过一句,说伤员洞里点着盏马灯,是老百姓送的。\"

真相像雾里的光,一点点透了出来:灵豕守护的,不只是血苓,还有那些伤员;红军遗骸旁的地图,是想告诉后来人,伤员还活着;那盏马灯,是他们与外界联系的信号。

\"他们......是不是被灵豕救了?\"二柱子问。

年轻人翻着史料,眼圈红了:\"史料说,后来有村民在迷魂阵外捡到过绷带、药瓶,上面还有猪苓的痕迹......\"

老马望着瘴雾深处,像是看到了当年的情景:受伤的红军躺在山洞里,灵豕叼来猪苓给他们治病,用身体挡住瘴雾,直到他们康复,悄悄走出阵,隐姓埋名,成了秦岭的山民......

\"找到了,都找到了。\"老马笑了,眼泪却掉了下来。

年轻人在碑旁立了块新碑,刻着那些掉队士兵的名字,还有句\"红军精神,山高水长\"。他临走前,老马给了他颗红纹苓的种子:\"带回北京吧,让它在城里也长长,记着秦岭的故事。\"

种子后来种在了军事博物馆的院子里,竟真的发了芽,长出的菌核带着淡淡的红纹,像条连接着历史与现实的线。

八、雾散魂归 苓香永续

又过了二十年,老马走了。临终前,他让二柱子把自己葬在迷魂阵口的碑旁,坟头对着瘴雾的方向。\"我守了一辈子,该进去陪他们了。\"他握着二柱子的手,\"红纹苓要接着种,故事要接着讲,别忘了,咱欠着迷魂阵的......\"

二柱子给老马立了块石牌,上面没刻名字,只刻了颗猪苓,红纹缠绕,像颗跳动的心。

那年秋天,秦岭下了场大雨,迷魂阵的瘴雾竟散了大半,露出里面的山谷:漫山遍野的猪苓,红纹闪闪,像撒了一地的红星;当年的红军遗骸旁,长出了成片的蜜环菌,白得像雪;那个灵豕待过的山洞,洞口摆着些生锈的步枪和军用水壶,像是在晒太阳。

最让人惊讶的是,山洞深处,有几具完整的遗骸,穿着百姓的衣服,身边放着红军的帽徽——正是当年那些失踪的伤员,他们在山里活到了老,死后还守着这片药。

二柱子带着村民进了谷,没挖一颗猪苓,只在遗骸旁种了些松树。\"马伯说得对,这是他们的家。\"

后来,迷魂阵成了\"红军药谷\",来瞻仰的人络绎不绝。有人带来猪苓的种子,撒在山谷里;有人带来红军的故事,刻在石头上;孩子们在谷里跑来跑去,指着红纹苓说:\"这是红军的药,能治病,还能让人记事儿。\"

二柱子的儿子小石头,成了药谷的守护者。他学会了辨认猪苓的年份,知道哪年的红纹苓药性烈,哪年的温和;他还学会了听雾语——雾浓时,是灵豕在说\"别进来\";雾淡时,是英魂在说\"欢迎回家\"。

有天清晨,小石头在碑前发现了颗巨大的血苓,断面的红纹像幅地图,画着秦岭的山山水水,还画了个箭头,指向远方的黄河。\"这是......\"他忽然明白,灵豕和英魂都在说:故事不止在这里,要让更多人知道。

他带着血苓的图谱,走遍了陕西、山西、甘肃,把红军护苓、灵豕救人的故事讲给所有人听。听故事的人里,有白发苍苍的老兵,有戴着红领巾的孩子,还有研究中医的学者,他们都记住了那颗带着红纹的猪苓,记住了秦岭深处的那段岁月。

许多年后,\"红军药谷\"成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猪苓被列为珍稀药材,严禁私采。但每年春天,都会有新的猪苓苗从土里钻出来,红纹闪闪,像是在说:我们还在,故事还在。

小石头老了的时候,坐在老马的坟旁,看着满山的猪苓,忽然听见雾里传来\"哼哼\"声,像头野猪,又像群孩子在笑。他知道,是灵豕来了,是红军英魂来了,是这片山的魂,在和他打招呼。

风过秦岭,带着猪苓的香,带着松针的清,还带着那句没说完的话:敬畏自然,不忘历史,才能生生不息。

结语

迷魂阵的雾,终究散了。但它留下的,不只是红军的遗骸、灵豕的传说、红纹的猪苓,更是一种启示:人与自然,从来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是共生;历史与现实,从来不是割裂的片段,而是传承。老马的坚守,二柱子的成长,小石头的传承,甚至王善堂的转变,都在诉说同一个道理:那些藏在秘境里的秘密,那些刻在岁月里的故事,只要有人记得,有人敬畏,就永远不会消失。

红纹苓的药香,飘过了秦岭的山山水水,也飘进了人心。它治的不只是身体的疾病,更是心灵的浮躁;它传的不只是药材的功效,更是人与自然、人与历史相处的智慧。或许,这就是迷魂阵真正的\"阵语\"——用瘴雾遮护,用灵豕守护,用英魂守护,只为等一个懂它的人,把这份敬畏与传承,永远传下去。

赞诗

瘴雾锁谷藏英魂,灵豕衔苓救苍民。

红纹暗记当年血,青史长铭此日恩。

一草一木皆天意,半雾半晴是道根。

最是秦岭春好处,苓香漫过万重门。

尾章

《秦岭风物志》记载:\"迷魂阵,今名红军药谷,盛产猪苓,其变种红纹苓,传为红军血所化。谷中存民国二十五年红军遗骸及遗物,旁有野猪出没,性驯,护苓如命。当地山民传,此豕乃山神所化,守护英灵与药草,历百年而不衰。\"

而在药谷入口的新碑上,刻着首《苓魂谣》,是小石头写的:

\"雾深深,藏忠魂,灵豕拱苓救饥人。

红纹密,记苦辛,一颗良药一片心。

你来拜,我来敬,英魂灵豕共此境。

山长青,水长流,苓香伴着岁月走。\"

风掠过石碑,带着药谷的清香,像无数双眼睛,望着这片重生的土地,也望着远方——那里,有更多的故事,等着被讲述;有更多的传承,等着被续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穿书种田:炮灰女配的逆袭手册

青枫l

剑走偏锋的大明

郁雨竹

影视:从我的体育老师开始

暴风后的大海

抗战:我有个军火库

唐风汉月

离婚后,闺蜜的首长大哥逼我改嫁

叶梨晚

你悔婚我换新娘,喜帖送上你悔断肠

剑君十二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