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佯攻五丈原实取上方谷
古董小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章 佯攻五丈原实取上方谷,王叔 我老公还在客厅,古董小生,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父亲,那使者方才亲口所说,诸葛亮在上方谷督粮,寝食无碍,莫非还有诈?”
“是啊,父亲,那使者虽言辞周全,但眼神闪烁,分明心中有鬼。若诸葛亮不在上方谷,又能在何处?难道他还能凭空消失不成?”
“你二人确实年轻了。那诸葛亮怎会真的在上方谷?分明是在五丈原等着我军上钩!这又是他惯用的疑兵计罢了!”
“可父亲,那使者言之凿凿,若诸葛亮不在上方谷,他为何要派人故意提及此地?这岂不是多此一举?”
“多此一举?不,这正是孔明的狡猾之处。他故意放出风声,说自己在上方谷督粮,又让使者装出一副安然无恙的模样,为的就是让我疑心上方谷有诈,不敢轻举妄动。他以身诈我,诱我将兵力投向五丈原,而他真正的杀招,怕是早已埋伏!”
父亲的话精准地剖开了诸葛亮那看似天衣无缝的计谋。
在他自己,竟连半点端倪都未曾察觉。
父亲却能在使者寥寥数语间,看穿这空城计的本质,甚至推断出诸葛亮的真正杀招。
这份洞察力,这份对人心与战局的掌控,简直超乎想象。
他自幼便听闻父亲与诸葛亮的交锋,知晓那是一场智谋与耐力的较量。
这不仅仅是经验的积累,更是一种近乎天赋的敏锐。
“父亲是说,诸葛亮算准了咱们会疑他不在上方谷,反而不敢去烧粮草?这老儿心思竟如此深沉?”
司马懿缓缓点头,手指在空中轻轻一点。
“不错。孔明深知我多疑的性子,他这招虚虚实实,便是要让我投鼠忌器。可惜,他忘了,我司马懿也不是那等轻易上当之人。”他顿了顿,目光转向帐外,声音陡然转冷,“我便随了他的心思,表面上不去上方谷,却暗中取其命脉!”
“父亲的意思是,佯攻五丈原,实取上方谷?”
司马懿转回身来,眼中寒光大盛。
“我即刻遣一军马,佯装袭向五丈原,摆出大举进攻之势,引得蜀军主力回防。孔明若在五丈原,必定亲自坐镇指挥;若不在,蜀军也必然疲于奔命。而我亲率精锐,奇袭上方谷,烧其粮草!蜀军首尾难顾,粮道一断,军心必乱。到那时,任他诸葛亮有通天之能,也只能困守五丈原,坐以待毙!”
司马师听罢,眼中燃起战意,抱拳道。
“父亲此计甚妙!孩儿愿领偏师,佯攻五丈原,为父亲分忧!”
“父亲,孩儿愿随您奇袭上方谷,一把火烧了诸葛亮的粮草,叫他再无翻身之日!”
司马懿看着两个儿子,满意地点了点头。
心中却暗自思。
孔明啊孔明,你这空城计骗得了天下人。
却骗不过我。
“好!师儿领三万兵马,明日清晨佯攻五丈原,声势要大,务必让蜀军信以为真。昭儿随我,精选五千轻骑,连夜出发,直扑上方谷!”
……
使者离开魏营后,一路疾行,心中仍是惊魂未定。
好在事先得了秦刺史的叮嘱,他总算咬牙撑了过去,未曾露出破绽。
他一边赶路,一边暗自庆幸,总算保住了性命。
回到蜀军大营。
翻身下马,直奔向秦墨大帐,急匆匆入内禀报。
“刺史大人,在下幸不辱命,已与魏军都督司马懿对过话。按您先前所嘱,我只说丞相在上方谷督粮,寝食无碍,营中之事井然有序。司马懿虽百般试探,但并未当场发作,只让我带话回来,说若有机会,他要登门道谢,还要丞相回信让他安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