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内乱平定展新颜
小小土豆妙趣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6章 内乱平定展新颜,摆烂宋青书:坐等掌门之位,小小土豆妙趣生,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校场东侧突然传来喧哗,二十车贴着官印的朱砂正浩浩荡荡驶进山门,押车的蒙古兵佩刀上还沾着新鲜血迹。
我抖了抖手中泛着松烟墨香的《武当内务新策》,看着各堂弟子捧着账册在紫霄殿前排起长龙。
晨光穿过龟鹤铜炉的缝隙,在青石板上烙下七十二道金线,恰好对应新定的资源分配条款。
\"王师兄,把藏经阁的《道藏》拓印七份。\"我用朱砂笔在账册某处画了个圈,墨鱼汁在宣纸上晕开细小的漩涡,\"让天罡院的师弟们抄录时,记得用三年前囤积的徽州墨——那批存货受潮后反而更适合拓碑。\"
黎婉捧着青瓷药盏从丹房转出来,发间沾着的朱砂粉被风一吹,在肩头洒出星斗图案。
她指尖轻轻点在我刚画好的璇玑图上:\"宋师兄把河洛数术藏在墨鱼汁里,就不怕各堂长老掀桌子?\"
\"掀了正好换新家具。\"我抓起她腕间垂落的金线,凌空勾出个残缺的八卦,\"你瞧赵刚师弟领走的二十车朱砂,车轮印在玄武岩上压出的纹路,是不是很像古墓派机关图的第三重变阵?\"
暮鼓响起时,最后一名领物资的弟子捧着《千金方》欢天喜地跑了。
王师兄瘫坐在香樟木箱上,袖口露出的绷带渗着墨色——那是今早帮厨时故意打翻墨鱼汁染的伪装。
\"掌门,李长老派人送来十坛秋露白。\"他踹了踹脚边贴着官印的酒坛,封泥上蒙元骑兵的图腾正在龟裂,\"说是赔礼,但坛底刻着汝阳王府的标记。\"
我屈指弹开酒封,浓烈的罂粟香混着血腥气冲出来。
黎婉的银针突然没入坛身,针尾系着的金线瞬间绷直,拽出个泡得发胀的羊皮卷。
展开时,北斗七星的方位正对应武当山七处泉眼。
\"难怪上月有弟子说玉虚泉泛铁锈味。\"我将羊皮卷浸入铜盆,墨鱼汁遇到西域葡萄酒,渐渐显出新安江流域的矿脉图。
黎婉突然轻呼一声,她掌心的灼痕正与图中某处硫磺矿脉重叠。
三日后霜降,我站在真武大帝像前看着焕然一新的演武场。
天枢院的弟子们用新领的玄铁剑演练两仪阵,剑锋挑起的落叶在空中拼出河图洛书;天璇院的女弟子们捧着《黄帝内经》从藏书阁鱼贯而出,书页间夹着的银票正好补上丹房亏空。
\"掌门师兄!\"赵刚提着染血的账本跑来,玄铁令牌在他腰间晃得叮当响,\"后山猎户送来三车野味,说是抵去年欠的诊金...\"他袖口露出的獠牙模具还沾着墨鱼汁,是我特意留给戒律堂的诱饵。
黎婉突然拽了拽我衣袖。
顺着她视线望去,百丈外的银杏树上倒挂着个蒙面人,腰间玄铁令牌的\"元\"字缺了半笔。
那人抛来卷泛黄的帛书,身法诡谲如逆练的梯云纵,转眼消失在松涛间。
展开帛书的刹那,七十二颗墨点突然在绢布上流动起来。
黎婉腕间的金线自动缠上我的手指,带着我们在空中勾画星图。
当北斗勺柄指向紫霄殿飞檐时,那些墨点突然凝成八个古篆——\"璇玑玉衡,以齐七政\"。
\"是张三丰祖师的手迹!\"黎婉的银针在某个墨点处颤动不休,\"但这个‘衡’字用了古墓派的暗刻手法...\"她指尖抚过绢布背面,药粉簌簌落下处,竟显出半幅用墨鱼汁绘制的机关图。
暮色四合时,我们站在解剑石旁看着灯火通明的武当山。
王师兄正带着弟子们悬挂新制的七星灯,琉璃罩上刻着的河洛数术在火光中流转,将七十二峰轮廓投射在天幕之上。
\"宋师兄你看。\"黎婉突然摊开掌心,那道莲花状的灼痕正在发烫,\"今早清扫藏书阁时,在《冲虚经》夹层发现的。\"她展开的油纸上,墨鱼汁绘制的山脉走向竟与璇玑图完全重合,某个被朱砂圈住的山坳处,隐约可见古墓派的莲花纹章。
我摸出那枚齿痕斑驳的铜钱,墨鱼汁突然在夜风中凝结成冰晶。
当铜钱上的纹路与星图重叠的瞬间,玄武岩地面突然浮现出北斗七星的投影,勺柄所指的断崖处,月光正将\"璇玑\"二字烙在苍苔覆盖的石壁上。
山风卷着松针掠过鼻尖时,我听见黎婉倒抽冷气的声音。
三十丈外的绝壁上,被月光照亮的石纹正缓缓蠕动,那些看似天然的沟壑在墨鱼汁的反光下,渐渐拼凑成巨大的机关锁轮廓——正是古籍中记载的\"璇玑千机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