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章 李根这家人(四十六),小王的彩票人生,尹木,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那是深秋的一天下午,在北京启蒙艺术区的一家咖啡馆里,我见到了堂哥康健。他坐在靠窗的位置,面前摆着一台老式笔记本电脑,屏幕上是密密麻麻的文字。阳光透过玻璃洒在他的侧脸上,映出一圈淡淡的金边。
这是我写作的第十个年头了。康健端起咖啡跟我说的第一句话,说完便将目光投向窗外,注视着远方,好像进入了沉思状态。十年前,他还是一个在建筑工地搬砖运瓦的农村少年,每天收工后,就借着工棚昏暗的灯光看书、写日记,春夏秋冬从未间断,那些歪歪扭扭的字迹,记录着他对城市的困惑、对人生的思考。他慢慢地收回目光,面对着我说,曾记得
第一次投稿是在工地旁边的网吧里。康健的嘴角泛起一丝笑意,他说,后来我用攒了三个月的工资买了台二手电脑,在工友们打游戏的嘈杂声中,完成了第一篇短篇小说,描写农民工生活的作品,经过数次修改,最后,被改的短的不能再短了,就如同人们常说的豆腐快,终于,发表在了一家省级文学杂志最后一页上。
从此,写作成了他生命中的光和希望。白天在工地挥汗如雨,晚上在书籍中寻找慰藉。他的作品开始频繁出现在各类文学期刊上,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1995年,他的首部长篇小说《一个农民工的春天》出版了,获得了当年地区新人文学奖。
他常说,写作最难的不是技巧,而是坚持,坚持反思生活。他给我看手机里的一张照片:一间不足十平米的出租屋,床上堆满了书,墙角的老式台灯下,是一张斑驳的书桌。他说,这就是我写作的地方,五年没换过。
现在的康健已经有点名气了,尽管作品不多,质量还有待提高,但他依然保持着每天读书、写作的习惯。他的新作《城市里的边缘人》已三易其稿,即将出版。这是一部描写未来外卖骑手、快递员等新兴职业群体的畅想性小说。他说,我想为将来那些被忽视的普通人发声,就像当年有人愿意倾听一个农民工的故事一样。
采访结束时,暮色渐沉。康健收拾好电脑,说要赶去参加一个读书会,今晚要给一群打工子弟们讲写作。他说这话时,眼里闪着光,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在工棚里写日记的少年。看样子,他好像没有要留我吃饭的意思。我走出咖啡馆,天空繁星点点,微风拂面而来,顿感神清气爽。我一边走,一边在思索,当代的农民兄弟们的出路究竟在哪里?
在这个喧嚣的时代,总有一些人执着地用文字记录生活,书写人生,用感人的故事温暖人心。康健的成长足迹,不仅是一个作家的奋斗史,更是一代农村青年追求梦想的缩影。在他的笔尖下,流淌着这个时代最真实的青春”。
这是一篇以她堂哥康健成长为题,书写了一个农村打工者不懈努力的成才之路。
李丽看完第一稿,尽管文笔有些稚嫩,但主题表达还算清晰,层次布局也较为合理。合上文稿,便跟倩倩说,如果你大学毕业,真的想来我们报社工作,那放寒假时,我来想办法,先让你到我们报社实习,多写一些高质量的新闻稿件和散文之类的文章。倩倩一听,欣喜若狂,立即抱住李丽说,谢谢我的好姐姐,我一切都听您的。李丽跟倩倩说,你除了要完成学校规定的相关课程,还要多多读书,有时间你到省城我的家里,我给你推荐一些,对你的文学修养和提高文字表达能力,一定会有帮助的,尤其是你的文学形象思维。倩倩一个劲的点头。在人生路上,能够遇到一位良师且成益友,非常难得,她就像一盏指路明灯,始终照亮你前进的方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