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午田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六十八书 我的亲生儿子? 大战开始了,安翊卿,言午田心,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我等虽分工有别,但目标一致。
虽不能冲锋陷阵于沙场。
可在这后方,我们亦能发挥巨大作用。
只要我等齐心协力,何愁大事不成!”
众人的目光交汇在一起。
汇聚成一股坚不可摧的强大力量。
在这充满未知与变数的艰难时刻。
为彼此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勇气与希望。
酒足饭饱后,张旻翊抬手示意。
奶娘们便鱼贯而入。
众人将怀中的孩子轻轻递到奶娘手中。
眼神里满是眷恋与不舍。
看着孩子们那稚嫩的背影渐行渐远。
每个人的目光中都交织着浓浓的担忧与热切的期待。
他们深知,即将来临的战争犹如脱缰的野马。
肆意奔腾时会搅乱生活的每一处宁静。
究竟会带来怎样难以预估的灾难与改变,无人知晓。
可心底深处,他们又无比期待。
凭借着自己的拼搏与热血。
能为孩子们筑起一道坚固的壁垒。
缔造一个充满和平与美好的未来家园。
“好了,孩子们都安置妥当了。
咱们接着商讨正事。”
张旻翊深吸一口气,胸膛剧烈地起伏着。
仿佛要将所有的勇气与力量都汇聚起来。
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不移的决心。
那目光仿若能穿透重重阻碍。
直射向胜利的彼岸 :“不管前方等待我们的是怎样的惊涛骇浪。
我们都必须拼尽全力。
守护好我们脚下的这片家园。
守护好我们身后的至亲之人。
这是我们的使命,更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
众人纷纷用力点头,动作整齐划一,脸上写满了坚毅。
紧接着,异口同声地高呼:“对,守护家园!守护家人!”
那声音震耳欲聋,在大厅中久久回荡。
此时此刻。
他们的心如同被一根无形的绳索紧紧捆绑在一起,不分你我。
为了共同的目标,他们愿披荆斩棘。
勇往直前,无惧任何艰难险阻 。
六月十九日,夜幕如墨,悄然笼罩大地。
而明日,六月二十日,这个被张海选定的夺权之日。
正裹挟着风雨欲来之势,一步步逼近。
张海早已将计划告知另外三位门主——秦坤门主、习梓门主与伍旭门主。
他们在密室中反复推演,统一了战术。
将所有的力量都聚焦在这决定命运的二十日。
与此同时,慕达族草原边界处。
君主果断派出十万铁卫。
这些铁卫身披重甲,手持利刃。
威风凛凛地在大原与慕达族边界外扎营驻守。
营帐连绵不绝,宛如一片钢铁丛林。
他们日夜操练,严阵以待,只等那一声令下。
便如离弦之箭般奔赴战场。
支援张旻翊等人,守护这片他们共同深爱的土地 。
时间回溯到,六月十九日午时。
烈日高悬。
将炽热的阳光毫无保留地倾洒在大原皇宫那金碧辉煌的琉璃瓦上。
琉璃瓦仿若被点燃。
折射出刺目的光芒。
刺得人眼睛生疼。
乾元殿内,压抑的氛围仿若一张无形的大网。
将众人紧紧笼罩,令人几近窒息。
张旻翊一袭玄色长袍,身姿笔挺如松。
可紧锁的眉头与眼底的忧虑却怎么也藏不住。
他双手抱拳,拳心满是汗水。
恭敬地立于御座之前。
抬眸望向龙椅之上的皇帝。
目光中既有坚定。
又带着一丝忧虑 :“父皇,儿臣有十万火急之事,需向您启奏。
近些时日,江湖势力间暗流汹涌。
其中有一人唤作张海,此人野心昭然若揭。
如同贪婪的恶狼,在江湖中肆意拉帮结派,组建了霸天门。
其行事手段极其狠辣,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已然在江湖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如今,他竟联合其他三位门主。
妄图在明日悍然发动叛乱。
这无疑会对我朝的安稳造成极大的威胁 。”
皇帝原本微眯的双眼陡然睁开。
眸中闪过一抹锐利的光芒。
他猛地坐直身子,下意识地轻抚着胡须。
试图以此平复内心的震惊。
声音不自觉地低沉了几分 :“张海?
朕竟从未听闻过这号人物。
朕虽知晓江湖近来有些许动荡。
却万万没想到已然发展到这般不可收拾的地步 。”
就在这千钧一发、气氛紧张到极点之时。
殿外骤然传来一阵沉稳且有力的脚步声。
每一步都仿若踏在众人的心尖上。
紧接着,身着银色铠甲的楚将军阔步迈入殿内。
铠甲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冷冽的光芒。
仿若一座移动的冰山。
楚将军神色凝重。
仿若背负着千钧重担。
他大步流星地走到大殿中央。
“噗通”一声单膝跪地,抱拳行礼。
声音如洪钟般响彻大殿 :“皇上,臣听闻宫中正在商议要事。
此事关乎江山社稷,臣特来面奏 !”
楚将军神色冷峻,步伐沉稳地向前踏出一步。
脚下金砖发出沉闷的“咚”声。
似是在为这场关乎家国命运的对话敲响前奏。
声若洪钟朗声道:“皇上!
江湖局势与朝堂安危紧密相连,唇亡齿寒。
此番叛乱来势汹汹,如恶蛟翻江。
若不即刻遏制,恰似燎原烈火。
必将烧尽我朝根基,后患无穷无尽!”
他目光如利刃般直射御座。
眼神中久经沙场沉淀下的果敢坚毅。
令在场之人无不为之动容,心生敬畏。
张旻翊面色凝重,眉头紧锁成“川”字。
微微颔首后,紧接着说道:“父皇。
儿臣对此事的严重性再清楚不过。
张海那贼子诡计多端。
竟联合了秦坤、习梓、伍旭三位门主。
四方势力纠集起来,足足有十六万兵力。
如乌云蔽日般压境,我朝已然危在旦夕 。”
说罢,他双手不自觉地攥紧成拳。
内心对局势的担忧如汹涌潮水。
几近将他淹没。
皇帝听完,脸色瞬间阴沉得仿若暴风雨来临前的墨云。
额头上的皱纹愈发深刻,恰似岁月刀刻。
大殿内安静得连根针掉落的声音都清晰可闻,这份死寂持续良久。
片刻后,皇帝缓缓将目光转向楚将军。
眼神中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与决绝:“楚爱卿,朕命你为平叛主帅。
统领此次对抗叛乱的战事。
朕拨给你十八万精锐军队。
务必将这些乱党一举歼灭,一个不留!
朕命皇儿张旻翊在旁协助你。
一切行动皆以你为首。
他若有任何差池,朕一并问责!
若有半点差池,朕唯你是问!”
楚将军听闻,浑身热血瞬间沸腾,犹如燃烧的烈火。
他猛地跪在地上,重重地叩首在地,发出沉闷声响。
而后大声吼道:“臣遵旨!
臣愿以项上人头作保,定不负皇上重托!
定将乱党一网打尽,还我大原太平盛世!”
他的声音犹如雷霆炸裂。
在空旷的大殿内来回激荡,久久不散。
每一个字都饱含着破釜沉舟、誓死一战的决心。
张旻翊看着楚将军,眼神中满是信任与期待。
赶忙拱手说道:“楚将军,你只管放手去做。
若在作战过程中有任何需要。
无论是兵力、物资还是情报,尽管吩咐。
本王定当竭尽全力,调动一切资源协助将军!”
此刻,他在心中暗暗发誓。
一定要与楚将军并肩作战,生死与共。
哪怕前方是刀山火海。
也要为守护大原的安宁拼上一切。
皇帝微微点头,目光又落回到张旻翊身上。
语重心长却又字字千钧地说道:“翊儿,你也务必全力以赴。
此次叛乱关乎我朝生死存亡。
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
若前线兵力不足,你即刻向朕汇报。
切不可掉以轻心。
这是我大原的生死之战!”
待皇帝话音落下,张旻翊神色凝重,向前一步。
拱手道:“父皇,儿臣恳请能与您单独说几句话。”
皇帝微微一怔,旋即挥了挥手。
示意楚将军先行退下。
楚将军领命,再次叩首后。
起身大步离去,脚步声渐渐消失在殿外。
待殿门缓缓关闭,张旻翊“扑通”一声跪地。
双手伏地,郑重地叩首,声音坚定有力。
仿若要将这份决心传递到皇宫的每一个角落:“父皇,儿臣定与楚将军齐心协力。
同仇敌忾,以死相拼。
保我大原太平,护我百姓安康!
此事重大,只能与父皇单独商议 。”
他抬起头,眼神中燃烧着熊熊斗志。
仿若已经看到了胜利后大原的繁荣景象。
那是他誓死也要守护的未来。
大殿之内,静谧得仿若时间都已凝固。
唯有皇帝与张旻翊二人的身影。
被摇曳的烛火拉长在冰冷的地面上。
死寂之中,彼此的呼吸声都显得格外清晰。
每一下起伏,都似在叩击着紧绷的心弦。
张旻翊伫立在御座前。
胸膛剧烈地起伏着,深吸一口气。
试图将内心翻涌的波澜强行压下。
他微微抬眸。
目光中交织着犹豫、决心与深切的忧虑。
望向端坐在龙椅之上的皇帝。
缓缓开口:“父皇,儿臣心中藏着一件干系重大之事。
犹如巨石压顶,今日,不得不向您全盘托出。
此事隐情重重,一旦道出,只怕会令您震惊万分 。”
他的声音微微颤抖,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紧张。
皇帝原本平静的面容。
因这一番话瞬间凝起一层寒霜。
眉头不自觉地拧成一个“川”字。
眼眸中闪过一抹锐利的疑惑。
他不动声色地微微颔首。
那眼神仿若一道无声的指令。
示意张旻翊继续往下说。
张旻翊顿了顿,思绪如脱缰之马。
瞬间飘回到那烽火连天、硝烟弥漫的战场。
他的眼神变得深邃而悠远。
仿若透过这重重宫墙。
看到了往昔的刀光剑影 :“儿臣记得。
那是在与尔沣国酣战之时。
战场之上,喊杀声震耳欲聋,鲜血染红了大地。
就在一片混乱之中,儿臣意外擒获了张海。
那贼子,即便沦为阶下囚。
却依旧浑身透着一股倔强的狠劲。
当儿臣下令将他押解带走时。
他猛地回过头,那眼神,充满了不甘与愤恨。
恰似两道寒芒,直直地刺向儿臣。
就这一眼,如同一把尖锐的钩子。
深深勾住了儿臣的心。
让儿臣当下便决心。
定要将他的身世查个水落石出 。”
他的拳头不自觉地握紧。
仿佛又感受到了战场上那股紧张而肃杀的气息。
“待我军大破尔沣国,战事平息半月有余。
儿臣终是将张海的身世探查得水落石出。”
张旻翊微微一顿,喉结滚动。
艰难地吞咽了一口唾沫。
而后缓缓抬眼,目光直直地望向皇帝。
声音因激动与紧张微微发颤,“父皇,此番探查结果。
实在是超乎儿臣想象。
这张海,竟……竟然是您流落宫外的血脉啊 !”
皇帝听闻这话,恰似被一道天雷击中心窝。
整个人如遭电击,猛地一颤~
双眼瞬间瞪大!
眼眸中满是惊惶与不可置信。
好似看到了世间最不可思议之事。
他的嘴唇剧烈颤抖着~
犹如秋风中瑟瑟发抖的落叶。
半晌,竟连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良久,皇帝才从极度的震惊中回过神来。
他的声音微微发颤~
带着一丝难以抑制的欣喜。
却又满是深深的怀疑:“翊儿你……你所言当真?
莫不是你查错了?
这等大事,可容不得半分虚假。
朕……朕实在难以相信,这怎会是真的 ?”
张旻翊神色凝重,重重地点了点头。
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不移的决心。
仿若要用目光传递出自己的赤诚:“父皇,此乃关乎皇室血脉、江山社稷的大事。
儿臣岂敢有半分欺瞒?
儿臣所查,皆有实据,绝无虚妄。”
皇帝听闻,脸上的神情瞬间凝滞。
整个人仿若被抽去了力气。
眼神中闪过一抹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
像是被尘封多年的记忆瞬间开启。
思绪飘向了遥远的往昔。
他微微仰头,目光迷离。
口中喃喃自语:“朕……竟有一子!
在宫外漂泊多年……”
陡然间,他像是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目光急切地看向张旻翊,追问道:“那他的母亲究竟是何人?”
“回禀父皇,他的母亲,名为扬媄沄。”
张旻翊回答时,声音沉稳,每一个字都清晰有力。
皇帝听到“扬媄沄”这三个字。
身体猛地一震,犹如遭受到了雷击。
他的眼神中瞬间闪过一丝难以掩饰的复杂情绪。
有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深切怀念。
有对这突如其来消息的极度惊讶。
更多的则是满心的难以置信。
“扬媄沄……竟然真的是她……”
皇帝声音低沉,仿若在与记忆深处的故人对话。
“她是朕尚为皇子之时。
于宫墙之外遇见的第一个女子啊……
那时的她,笑语嫣然,温柔似水。
朕与她曾有过一段难忘的时光。
可朕无论如何也想不到。
她竟会怀有朕的骨肉,还将孩子生了下来。
如今,这孩子都已二十五岁有余……”
皇帝的脸上渐渐浮现出一丝痛苦与懊悔之色。
岁月在他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
这一刻,那皱纹似乎更深了几分。
“这世间同名同姓之人不在少数。
翊儿,你会不会是弄错了?
朕实在难以相信,朕竟在不经意间。
错过了孩子的成长,错过了这么多年的时光……”
张旻翊望着父皇那满是痛苦与挣扎的面容。
心中似被千万根针扎刺。
酸涩之感如潮水般蔓延至全身。
他微微俯身。
声音轻柔且饱含深情:“父皇,儿臣深知您心中的疑虑与纠结。
可儿臣历经千辛万苦,查遍诸多线索。
种种迹象皆确凿无疑地指向一点——张海。
他确确实实就是您流落宫外的皇子。
儿臣不敢有丝毫懈怠与错漏,此事千真万确 。”
此刻,殿外的风声呼啸。
似在预示着即将到来的狂风暴雨。
局势如燃眉之急。
紧迫万分,一切都陷入了混乱与未知之中。
皇帝深深吸了一口气,胸膛剧烈起伏。
试图将内心翻涌的惊涛骇浪强行压下。
刹那间,他的神色变得冷峻而凝重。
宛如千年寒铁,目光如炬,直直地看向张旻翊。
一字一顿地沉声道:“明日,便是六月二十。
无论前路布满多少荆棘。
面临多大的艰难险阻。
我们都必须倾尽全力,背水一战。
此役,关乎我大原生死存亡,不容有半分闪失。
记住,务必留下张海的活口,朕要亲口问个明白 。”
言罢,皇帝缓缓转过身。
步履略显沉重地走向龙椅后方。
他伸出手,轻轻按动机关。
只听“咔哒”一声,一道暗格缓缓打开。
皇帝从暗格之中。
郑重地取出那枚象征着至高无上军权、能够调令三军的虎符。
虎符在烛光的映照下。
闪烁着冰冷的光泽。
散发着一股令人敬畏的威严气息。
皇帝转过身,双手捧着虎符。
缓缓走向张旻翊,而后将虎符郑重地递向他。
声音低沉却蕴含着千钧之力:“翊儿,朕深知你有勇有谋,心怀天下。
如今,朕命你持此虎符,统领三军,奔赴战场,平定叛乱。
朕将大原的安危,全都托付于你。
望你不负朕望,护我大原江山永固 。”
张旻翊抬眸,一眼便瞥见父皇手中那枚虎符。
刹那间,瞳孔急剧收缩,瞪大的双眼中满是惊惶失措。
仿佛那不是虎符,而是一道催命符咒。
他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嘴唇颤抖着。
整个人如遭雷击,“扑通”一声。
重重地跪倒在地。
膝盖撞击地面的闷响在寂静大殿内格外刺耳。
他双手慌乱地摆动着,
似要将这“烫手山芋”远远推开。
声音带着哭腔。
已然几近崩溃 :“父皇!儿臣万死不敢领命!
这虎符,乃皇权之象征,是国之重器!
一旦儿臣接下,世人会作何感想?
岂不是会误以为……误以为您已无力理政。
儿臣这是在谋权篡位啊!
儿臣纵使有千万个胆子。
也绝不敢有此等大逆不道、忤逆犯上的念头!
儿臣对您的忠诚,日月可鉴,天地可表 !”
张旻翊仰起头,泪水不受控制地夺眶而出,顺着脸颊滚滚而下。
满脸悲戚 :“父皇,儿臣愿以性命相搏,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定会拼死守护您的安危,护母妃周全。
保大原皇宫安然无恙,让大原百姓安居乐业。
可这虎符,儿臣实在是诚惶诚恐,不敢接手 !”
皇帝看着跪在脚下、悲痛欲绝的儿子。
心中仿若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狠狠揪住,疼惜不已。
他的眼神中,欣慰与感动交织。
缓缓蹲下身子,动作轻柔地扶起张旻翊。
双手将虎符放置在张旻翊手中。
而后紧紧握住他的手。
传递着温暖与力量 :“翊儿,快莫要这般想。
朕对你的信任,犹如泰山之稳,坚定不移。
这绝非是朕力不从心。
而是对你的能力与忠诚有着绝对的信心。
朕深知你一心为国。
满怀着对家国的热忱与担当。
怎会生出非分之想?”
皇帝微微顿了顿,目光凝视着张旻翊的双眼。
言辞恳切 :“当下局势,危如累卵。
战火一触即发,唯有你能担此重任。
你自幼熟读兵书,深谙兵法谋略。
又久经沙场,战功赫赫。
只有你,能带领大原军队。
击退逆贼,平定叛乱。
守护我大原的万里江山与万千百姓。
这虎符,是朕赋予你的使命与权力。
你必须拿着,肩负起这份责任 !”
张旻翊望着父皇坚定的眼神。
感受到那掌心传递而来的炽热温度与厚重力量。
心中仿若打翻了五味瓶,各种情绪交织翻涌。
他紧咬下唇,直至咬出了淡淡的血痕。
缓缓抬起头,眼眶中蓄满了泪水,泪光闪烁间。
却又透着破釜沉舟般的坚定 :“父皇,儿臣深知您的信任与期许。
可这虎符意义非凡,儿臣实在难以心安理得地接受。”
皇帝注视着儿子,目光中满是慈爱与期许。
却也有着不容置疑的决然。
他微微叹了口气,随后转过身。
再次伸手探入暗格之中,这一次。
取出的是一枚造型古朴、纹路精致的兵符。
皇帝将其递到张旻翊面前。
语重心长地说道 :“翊儿,朕理解你的顾虑。
这并非虎符,乃是能调遣精英中军的兵符。
遇特殊情形,你无需向朕请示,可直接调令。
此兵符授予你。
既能让你有足够的力量平叛。
又不会引发无端猜测。”
张旻翊的目光在那枚兵符上徘徊,眼中满是挣扎与犹豫。
他深知这兵符所赋予的责任与权力,也明白父皇的良苦用心。
许久,他缓缓伸出颤抖的双手。
在指尖触碰到兵符的瞬间,只觉一股使命感涌上心头。
他紧紧握住兵符,像是握住了大原的未来与希望,声音坚定有力。
仿若能穿透这重重宫墙 :“父皇,儿臣定不负您的重托!
哪怕前路荆棘满布、生死未卜。
儿臣也定将倾尽所有,平定叛乱,守护大原的安宁!”
皇帝凝视着张旻翊,目光中满是期许与信任。
缓缓开口:“皇儿,朕将这枚可调动精英中军的兵符交付于你。
但你需谨记,明日交战之时。
务必以楚将军为首。
听从他的指挥调度。
这兵符,你只能在明日战后。
视局势所需方可动用。”
张旻翊面露疑惑,眼中闪过一丝不解。
拱手问道:“父皇,儿臣明白以楚将军为首。
可为何战后才能动用这兵符?”
皇帝微微皱眉,目光望向殿外。
似在思忖明日的战局。
沉声道:“明日一战,楚将军久经沙场。
调度有方,有他指挥,朕心稍安。
且此刻便动用此兵符。
恐生变数,扰乱军心。
待战后,局势明朗,若有紧急之需。
你再持兵符调遣精锐,可保万无一失。”
张旻翊思索片刻,神色凝重地点头。
说道:“父皇深谋远虑,儿臣明白了。
儿臣定当谨遵您的嘱托。
明日全力辅助楚将军。
战后若有必要。
必妥善使用这兵符,不负父皇所托。”
皇帝抬手,轻轻拍了拍张旻翊的肩膀。
欣慰道:“皇儿,朕信你。
此次叛乱,关乎大原存亡。
你与楚将军务必同心协力,击退逆贼。”
张旻翊单膝跪地,郑重承诺:“父皇放心。
儿臣定与楚将军并肩作战。
护我大原江山,保百姓周全!”
说罢,他双手接过兵符。
珍而重之地收入怀中。
眼神中满是坚定与决然 。
时间再次回溯到夜晚。
夜幕如墨,浓稠地铺展开来。
将整个世界都笼罩其中。
细密的雨丝淅淅沥沥地飘落。
宛如无数银线。
在朦胧的夜色里织就一张如烟似雾的薄纱。
在霸天门的庭院中,张海正独自徘徊。
雨水打湿了他的衣襟,他微微皱眉。
下意识地抬手拂去脸上的雨滴。
目光扫向不远处的亭子。
那是霸天门内最静谧的角落。
也是他平日里觉得唯一能让内心安宁的地方。
他快步朝着亭子走去,脚步声在雨幕中显得格外沉闷。
刚踏入亭子,身后便传来一阵轻柔的脚步声。
他警觉地回身,只见唐小糖撑着一把油纸伞。
手中还拿着一件斗篷,正袅袅婷婷地朝他走来。
她的发丝在风中轻轻飘动。
几缕碎发贴在白皙的脸颊上。
更添几分楚楚动人的韵味。
唐小糖走到张海身前,微微仰头。
眼神带着一丝关切与羞涩:“门主,下雨了,可别着凉了。”
说着,她轻轻展开手中的斗篷。
动作轻柔地披在张海的肩上。
张海被这突如其来的温柔举动弄得有些措手不及。
身体猛地一僵。
心也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轻轻拨动了一下。
但这一瞬间的悸动。
很快就被他内心深处的坚冰所掩盖。
他看着唐小糖,目光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有冷漠,有怜悯,还有一丝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动容。
“小糖,你这是何苦。”
张海微微叹了口气,声音低沉而沙哑。
“这里不是你该待的地方。
明日……我们会有一场大行动。”
他含糊其辞,实在不知该如何向她道明真相。
唐小糖却像是没有听到他的话一般,微微抿了抿唇。
露出一个略带苦涩的笑容:“门主,还记得初见您时。
我正为卖身葬母发愁。
旁人皆对我冷眼相看。
唯有您给了我那笔救命银子。”
她顿了顿,眼眶微微泛红。
“那时我说,愿做牛做马报答您。
您本无意让我跟随。
但,您还是答应我了。
您说,等安葬了母亲就来霸天门找您。”
张海静静地听着,脑海中浮现出初见唐小糖时。
她那满脸泪痕却又倔强的模样。
“是啊,一晃这么久了。”
他喃喃道。
唐小糖深吸一口气。
缓缓说道:“门主,自我有记忆起,就只有母亲陪着我。
我们日子过得清苦,但她很爱我。
有一回,我生了重病,家中实在没钱抓药。
母亲便在大雪天里,走了几十里路,去山里采草药。
她回来时,浑身都冻僵了。
可还是强撑着给我熬药。”
她的声音微微颤抖,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后来母亲身子越来越差。
有一天,她把我叫到床边。
拿出一个小盒子,里面装着几颗糖。
她跟我说,在我很小的时候。
她没有奶水,只能用糖水喂我。
所以给我取名小糖。
这几颗糖,是她攒了好久给我买的。”
唐小糖说着,泪水夺眶而出。
“那是我第一次吃到糖,也是最后一次。
不久后,母亲就离我而去了。”
张海静静地听着。
心中的那层坚冰仿佛在这一刻开始悄然融化。
他看着唐小糖。
眼中的冷漠渐渐褪去。
取而代之的是一丝不忍。
唐小糖满是憧憬地说道:“门主,明天你们忙完。
咱们还能像从前一样。
在这院子里看看花、说说话吗?”
她清澈的眼眸里,没有一丝杂质。
全然不知等待着的将是怎样的惊涛骇浪。
张海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
却又被喉咙里的酸涩堵住。
他最终只是轻轻点了点头。
唐小糖突然凑近,在他的脸颊上轻轻落下一吻。
这一吻,轻柔得如同春日里的微风。
却让张海的心跳陡然加快。
还没等他反应过来。
唐小糖便将一颗糖塞入他的手中。
而后转身,脚步匆匆地离开了亭子。
“小糖!”
张海下意识地喊道。
想要追上去,却又停住了脚步。
他看着手中的那颗糖。
糖纸在雨水的映照下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他的心中,五味杂陈。
唐小糖在雨中停下脚步,却没有回头。
声音带着一丝哽咽:“门主,你保重。
不管明天发生什么,我都会一直记得你。”
说完,她撑着伞,消失在了雨幕之中。
只留下张海独自站在亭子里。
望着她离去的方向,久久无法回神 。
终于,第二日破晓的曙光,穿透了昨夜雨后的阴霾。
地面湿漉漉的,泛着清冷的水光。
仿佛在无声地劝诫着众人。
莫要轻易挑起争端。
莫要让热血白白流淌。
然而,这一切都无法撼动张海心中那坚如磐石的决心。
今日,不仅是他谋划已久的夺权之日。
更是他母亲扬媄沄的祭日。
当清晨的第一缕光洒进房间。
张海悠悠转醒,脑海中浮现出母亲温柔的面容。
他握紧了拳头,眼神逐渐变得坚毅。
仿佛所有的犹豫与彷徨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很快,张海带着他的左副手齐飞、右副手姜斌。
以及五万帮众,踏上了征程。
他们步伐整齐,身姿矫健。
脚步声在湿漉漉的地面上溅起串串水花。
当他们抵达约定地点时。
秦坤门主、伍旭门主、习梓门主也早已率领着各自的帮众在此等候。
四方势力汇聚在一起,声势浩大。
空气中弥漫着紧张而压抑的气息。
与此同时,在张旻翊一方。
陈德与苏尘早已披挂整齐。
手中紧握着利刃,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林宇轩与慕弋生同样身着威风凛凛的战衣。
神情冷峻,仿佛即将奔赴的不是战场。
而是一场扞卫正义的神圣使命。
为了确保家眷的安全。
安馨等人依照事先的安排。
全都躲进了密洞之中。
王府里,五万侍卫严阵以待。
他们如同一尊尊钢铁卫士。
守护着这片最后的净土。
密洞里,安馨、安音、安荷三姐妹紧紧相依。
安馨小心翼翼地抱着女儿张念汐。
眼神中满是温柔与担忧。
轻轻抚摸着孩子的脸颊。
似在传递着力量与安慰。
安荷将儿子林瑞泽稳稳抱在怀中。
目光坚定,仿佛要用自己的怀抱为孩子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
安音则抱着女儿慕瑾瑶。
她的眼神中既有身为母亲的慈爱。
又有对局势的忧虑。
张念汐、林瑞泽、慕瑾瑶三个孩子在母亲们的怀抱中。
似是感受到了一丝不安,偶尔发出轻轻的咿呀声。
安馨等人轻声哄着,试图让孩子们安静下来。
青黛与绫影站在洞口附近,时刻警惕着外界的动静。
林宇轩的姑父姑母神情凝重。
他们的目光不时落在一旁摆放的林宇轩父母牌位上。
似在向逝去的亲人祈求庇佑。
慕弋生的父母与祖母则默默为孩子们祈福。
三个孩子的奶娘也在密洞其中。
日头高悬,明晃晃的光洒在广袤的荒原上。
映照着两方对峙的人马。
荒原的风呼啸而过。
撩动着将士们的衣袂与旗帜。
张旻翊快马加鞭,终于与楚将军的大军汇合。
他翻身下马,大步走向楚将军。
神色凝重道:“楚将军,父皇有令。
此战无论如何,定要留下张海活口。”
楚将军闻言,剑眉微微一皱,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但旋即抱拳应道:“末将谨遵皇上旨意!”
紧接着,楚将军与张旻翊迅速召集诸位将领。
围聚在临时搭建的营帐内。
营帐中,巨大的沙盘上清晰地标注着地形与双方兵力分布。
楚将军手持令箭,指向沙盘上的关键位置。
声音洪亮且沉稳:“诸位,敌军此番来势汹汹。
但我军也绝非等闲之辈。
张海等人联合的四方势力虽看似强大。
却各怀心思,并非铁板一块。”
他顿了顿,锐利的目光扫过每一位将领的脸庞。
继续说道:“陈德、苏尘,你二人率两万精兵。
从左翼迂回包抄。
待敌军主力与我正面交锋时。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陈德与苏尘相视一眼,齐声应道:“得令!”
“林宇轩、慕弋生,你二人带领两万五千人马。
从右翼突进,目标是打乱敌军的阵脚,截断他们的退路。”
楚将军接着下令。
林宇轩与慕弋生双手抱拳,大声回应:“遵命!”
安排完两翼的兵力,楚将军看向张旻翊。
沉声道:“殿下,末将恳请您率领一万中军精锐。
作为机动部队,随时支援各处。
您武艺高强,智谋过人。
有您压阵,我军士气定能高涨。”
张旻翊点头,目光坚定:“楚将军放心,本王定当全力以赴。”
随后,楚将军挺直身躯。
昂首阔步走出营帐,站在高处。
面对眼前十五万精锐军队。
他深吸一口气,用尽全身力气大声喊道:“将士们!
今日我们为家国而战,为百姓而战!
大原的荣耀,就在我们手中!
那些妄图叛乱的逆贼。
即将在我们的铁蹄下覆灭!”
“杀!杀!杀!”
十八万将士齐声高呼。
声音如滚滚雷霆,响彻云霄。
荒原上的飞鸟被惊起,扑腾着翅膀飞向远方。
此时,远处的张海等人也已完成了部署。
双方的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一场生死大战,一触即发。
随着楚将军一声令下,战鼓擂动。
“咚咚咚”的鼓声震得人热血沸腾。
大原军队如汹涌的潮水般向前涌去。
左翼的陈德与苏尘带领着士兵。
迅速冲向敌军侧翼。
他们的马蹄声如密集的鼓点。
在荒原上踏出一片烟尘。
敌军察觉到左翼的攻击。
急忙抽调兵力进行抵挡。
与此同时,右翼的林宇轩与慕弋生也展开了猛烈的进攻。
他们挥舞着长刀,身先士卒,冲在队伍的最前方。
士兵们紧紧跟随,喊杀声震天。
敌军的右翼开始出现混乱,防线逐渐松动。
楚将军见时机成熟,亲自率领五万中军主力,直捣敌军的中军大营。
他一马当先,手中长枪如龙,所到之处,敌军纷纷倒下。
士兵们受此鼓舞,士气如虹,奋勇杀敌。
张旻翊带领着一万机动部队,密切关注着战场局势。
当他看到左翼的陈德与苏尘陷入苦战。
敌军的增援部队即将赶到时,立刻率领部队疾驰而去。
他挥舞着宝剑,剑花闪烁,敌人纷纷避之不及。
在他的带领下,机动部队成功击退了敌军的增援,稳住了左翼的战局。
战场上,刀光剑影,血光飞溅。
喊杀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仿佛是一曲悲壮的战歌。
双方士兵都杀红了眼,浴血奋战。
鲜血染红了荒原的土地,一朵朵殷红的血花在地上绽放。
张海在阵中看到自己的军队逐渐陷入劣势,心中焦急万分。
他挥舞着大刀,左冲右突,试图挽回局面。
然而,楚将军等人的进攻如狂风暴雨般猛烈,让他难以招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