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青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91章 考核进行着,真爱人生,林青昭,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我喝了一口水,拿起麦克风继续讲:根据《北史》记载,窦建德救出萧皇后之后,不仅没有为难她,反而是以礼相待,将她安置在武强县。
这个时候,萧皇后的小姑子义成公主出现了,她在嫁给突厥处罗可汗之前,与萧皇后的关系不错,听说自己的嫂子这个消息之后,义成公主就请突厥处罗可汗派人到中原把自己的嫂子接到突厥来生活。
突厥当时的势力很大,窦建德平衡一番之后,就同意萧皇后去突厥,《隋唐演义》将这一段历史描写的既暧昧又香艳,说萧皇后到了突厥之后,成了处罗可汗的妃子,处罗可汗死后她又按突厥人的习俗,成了他儿子颉利可汗的妃子。
事实是这样,处罗可汗派遣使者把萧皇后接到突厥之后,由于义成公主的原因,她也受到了礼遇。处罗可汗死后,他的儿子对萧皇后更是很客气。只不过突厥的生活环境和条件都比中原要差很多,萧皇后在突厥生活期间,吃了很多的苦,对一个已经年近六旬的老妇人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公元630年,唐太宗李世民派大将李靖出兵消灭了东突厥。在东突厥的这些遗属当中,就找到了萧皇后,并将萧皇后恭迎回长安。回到长安,萧皇后就受到了李世民的接见,许多小说就写到萧皇后回长安之后,被李世民宠幸并封为了妃子,这简直弥天大谎,让人无语。
李世民后宫佳丽三千,还有个贤德的长孙皇后,怎么可能对萧皇后动那种心思?这时的萧皇后已经63岁了,比李世民大32岁。而且萧皇后为杨广生三子一女,其中这个女儿就嫁给了唐太宗李世民,萧皇后就是李世民的亲岳母,从人伦常纲来讲,李世民也不可能做出此等事情来,他可是古代十大明君之一哦!就算抛开女婿这层关系不说,隋炀帝杨广是李世民的表叔,萧皇后就是他的表婶,怎么可能纳为后宫妃子?
根据《剑桥隋唐史》记载,李世民在皇宫接见萧皇后的时候,被萧皇后得体的言行举止所震撼,虽然萧皇后是一个亡国的皇后,但他对李世民却不卑不亢,李世民非常的敬佩。后来李世民为萧皇后在长安城兴道里建了一座院所,萧皇后就在那里过上了颐养天年的生活。
公元647年,萧皇后在兴道里的宅院里,平静的离开了这个世界,终年81岁。萧皇后死后,李世民下旨将她的遗体运送到扬州,与隋炀帝杨广合葬了。
从正史记载显示,李世民迎回萧皇后的核心动机是对政治上的考量:
萧皇后作为隋朝末代皇后,被突厥迎回后曾拥立隋王杨政道。李世民击败突厥后将其接回,可彰显唐朝继承隋统的合法性,削弱隋朝残余势力的号召力。
萧皇后在突厥生活多年,对边疆事务有影响力。礼遇她有助于稳定突厥降众,巩固唐朝对北方的统治。
萧皇后出身南朝兰陵萧氏,该家族在江南根基深厚。善待萧皇后可争取江南士族的支持,缓和南北矛盾。
萧皇后通晓经史,曾辅佐隋炀帝,其政治经验或可为李世民所用。此外,唐朝初年推崇“以隋为鉴”,萧皇后对隋朝兴衰的亲历视角,可能为贞观之治提供借鉴。
《隋唐演义》等文学作品着重渲染萧皇后的美貌与传奇经历,可正史没有她与李世民的情感记载。李世民将其安置于长安并以礼相待,更多是出于政治策略,而非个人情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