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禅锋染血
作家小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4章 禅锋染血,禅锋刃:帝王江湖血菩提,作家小郭,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五台山的夜,静谧而深沉。月光如水,洒在古老的寺庙屋檐上,琉璃瓦反射出幽幽的光芒。赵佶盘坐在禅房内,手中的佛珠缓缓转动,每一颗珠子都仿佛承载着千钧之重。他的目光透过窗棂,望向远方的山峦,心中却是波澜起伏。
自从他褪去龙袍,落发为僧,五台山便成了他的庇护之所。然而,江湖的纷争、朝堂的阴谋,却如影随形,始终未曾远离。今夜,他感受到了一股前所未有的危机正在逼近。
忽然,一阵轻微的脚步声打破了夜的寂静。赵佶眉头微皱,手中的佛珠停止了转动。他缓缓起身,推开禅房的门,只见一名蒙面女子正站在院中,月光下她的身影显得格外清冷。
“你是谁?”赵佶低声问道,声音中带着一丝警惕。
蒙面女子并未回答,只是轻轻摘下了面纱。赵佶的瞳孔猛然收缩,眼前的女子竟是二十年前深宫血案中的幸存者——他的妹妹,赵灵儿。
“灵儿?”赵佶的声音有些颤抖,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赵灵儿微微一笑,眼中却满是复杂的情感。“皇兄,多年不见,别来无恙。”
赵佶快步上前,紧紧握住赵灵儿的手。“你还活着,真是太好了!当年那场血案,我一直以为你……”
赵灵儿轻轻抽回手,低声道:“皇兄,当年的事情并非你所想的那样。我今日前来,是为了告诉你一个秘密。”
赵佶心中一紧,沉声道:“什么秘密?”
赵灵儿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当年那场血案,幕后主使并非他人,而是我们的父皇。”
“什么?”赵佶如遭雷击,整个人僵在原地。他无法相信,自己敬爱的父皇竟会是那场血案的凶手。
赵灵儿继续说道:“父皇为了巩固皇权,不惜牺牲我们母子。他暗中策划了那场血案,嫁祸给当时的权臣,借此铲除异己。我侥幸逃脱,隐姓埋名,直到今日才敢现身。”
赵佶的心中翻涌着无尽的痛苦与愤怒。他从未想过,自己一直追寻的真相竟是如此残酷。他紧紧握住拳头,指甲深深嵌入掌心,鲜血缓缓渗出。
“皇兄,我知道你心中痛苦,但如今不是沉溺于过去的时候。”赵灵儿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急切,“金国密探已经潜入五台山,蒙古铁骑也在山外虎视眈眈。你若再不行动,大宋的江山将彻底沦陷。”
赵佶猛然抬头,眼中闪过一丝决然。“灵儿,你说得对。我不能让父皇的罪孽继续延续下去。大宋的江山,必须由我来守护。”
赵灵儿点了点头,从怀中取出一卷古老的羊皮纸。“这是《推背图》的残卷,其中隐藏着大宋龙脉的秘密。只有找到龙脉,才能扭转乾坤。”
赵佶接过羊皮纸,仔细端详。他知道,这卷《推背图》是武林中失传已久的至宝,其中蕴藏着无穷的奥秘。他深吸一口气,沉声道:“灵儿,你放心,我一定会找到龙脉,重振大宋。”
赵灵儿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欣慰。“皇兄,我相信你。不过,你也要小心。金国密探和蒙古铁骑都不是易与之辈,他们的目标正是这卷《推背图》。”
赵佶点了点头,目光坚定。“我会小心的。灵儿,你也要保重。”
赵灵儿轻轻点头,转身消失在夜色中。赵佶望着她离去的背影,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感。他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翌日清晨,五台山的钟声悠扬响起。赵佶手持佛珠,缓步走出禅房。他的目光扫过寺院的每一个角落,心中暗自警惕。他知道,金国密探和蒙古铁骑的爪牙已经渗透进来,随时可能发动袭击。
就在这时,少林达摩院首座玄慈大师走了过来,双手合十,低声道:“阿弥陀佛,赵施主,昨夜可还安好?”
赵佶微微一笑,回礼道:“多谢大师关心,一切安好。”
玄慈大师点了点头,目光深邃。“赵施主,老衲观你眉间有忧色,可是有何心事?”
赵佶沉吟片刻,低声道:“大师,实不相瞒,昨夜我得知了一些关于大宋龙脉的秘密。如今金国密探和蒙古铁骑虎视眈眈,我担心他们会趁机作乱。”
玄慈大师眉头微皱,沉声道:“赵施主,此事非同小可。老衲愿助你一臂之力,共同守护大宋江山。”
赵佶心中一暖,感激道:“多谢大师。”
玄慈大师摆了摆手,低声道:“赵施主,老衲有一事相告。少林七十二绝技中,有一门‘一指禅’,可助你参悟《推背图》中的奥秘。你若愿意,老衲可亲自传授于你。”
赵佶眼中闪过一丝喜色,连忙道:“大师愿意传授,晚辈感激不尽。”
玄慈大师点了点头,低声道:“既然如此,请随老衲来。”
两人一前一后,来到达摩院深处的一间密室。玄慈大师盘坐在蒲团上,示意赵佶坐下。赵佶依言坐下,心中充满了期待。
玄慈大师缓缓抬起右手,食指轻轻点向赵佶的眉心。赵佶只觉得一股暖流涌入体内,脑海中顿时浮现出无数玄妙的画面。他仿佛看到了大宋龙脉的所在,看到了无数武林高手在龙脉周围厮杀,看到了金国密探和蒙古铁骑的阴谋。
片刻之后,玄慈大师收回手指,低声道:“赵施主,你可有所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