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窗安装师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1章 高乡根据地,明末人民,门窗安装师傅,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曹文杰回道:“大人放心,听说晏匪逃跑时,连他那招商商行,也一同搬到西乡去了。”
是的!
为了商货不再受影响,招商商行搬到西乡去了。
为此!
黄四还与各个合作的商行,沟通好了。
到西乡取货。
不但保证一路安全,而且拿货价再降半成。
200多妇孺,排着长长的队伍出城。
这其中还包括,碧玉楼二十多名少女。
晏羽兑现了诺言。
将那碧玉楼的老鸨,也枪毙了。
只是这些仇家妇孺如何安排?
丢下不管?
他们将无法熬过这个严冬。
带回西乡?
西乡要建立成牢固的根据地,这肯定不行。
“军长,咱们还有一队人在湾台村,守着银钱和粮食,咱们要派些战友过去,帮忙将东西拉回西乡。”
一直跟在晏羽身后的晏保平问道。
“周为仁他们村,在高乡有多少田地来着?”
“具体没算,但晏水生在周宅中,翻到了2大箱子的地契,估计有大千亩。”
“几千亩田地,那得需要多少佃农,我想以高乡,做一个试点,均田制,建立一个新的根据地。”
“什么是均田制?”
“就是以村为单位,按人口分田。”
“曹文杰不是猜测,洪都府的官兵,近期会对我们出兵吗?咱们这个时候分散兵力,会不会有影响。”
“这寒冬腊月的,近期也是明年开春了,再说了,田地可以等地主士绅们先种好,等到明年夏季快收获前,在行均田制。”
“那咱们等到夏收前再来,不就行了。”
“没那么简单,咱们第一次尝试均田制,中间肯定会有很多问题,咱们早点进入高乡,与底层农民、佃农们打成一片,到时也好推行均田制。”
“那我去吧!”
“你打仗还行,治理是一个细致活,咱们重心还是在西乡,高乡只是一个尝试,不过我确实有个人选。”
“谁呀?”
“李森林,有文化,懂得变通。”
利用周家的几千亩田地,拉拢一部分佃农。
设立几所学堂。
费用全由西乡人民军承担,又能拉拢一批乡民。
在给各村老弱,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特别是与地主士绅的问题。
用上半年的摸索总结。
晏羽坚信,一定能找到一条适合的道路。
而且这200多妇孺,也有个好去处。
但初始的思路方案。
晏羽还是想自己亲自去把关,免得出现偏差。
“周玉贵,你们第二总旗,带着银钱物资先回西乡,解除封村,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
周玉贵点了点头。
“另外,你们第二总旗就驻扎在西乡,协助黄四,将招商商行建立起来。”
“那杨掌柜了?”
周玉贵低头问道。
“看看你姐的反映,若是问题不大,就让她回家住,若是你姐不许,就让她暂住军营,等我回去处理。”
“军长,你答应过我的,我姐正妻的位置不能动。”
“你想些啥了,还一个事,这二十多名青楼女子,可在西乡找个大宅子安置,咱们军士大多是单身,又有钱,有些事情睁只眼闭只眼。”
“军长,你不是提倡人人平等吗?这与咱们的理念,是不是不合。”
“滚!”
晏羽招来晏承功。
又将对青楼女子的安排,向晏承功复述一遍。
“军长,西乡冷秀才的宅子最大,要不要买下冷秀才的宅子。”
“行,这事你去处理。”
进入湾台村后。
湾台村的妇孺,各回各家。
至于宁州城内带来的妇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