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树下的粪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5章 意斩匪盗,宋兵拔刀杀意浓;洞察机宜,郭遵筹谋智无穷,在公车上露着奶被男人玩,桑树下的粪球,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大当家的眉头拧成了个死结,满脸的困惑与恼意,一双眼睛直勾勾地盯着于阗使者,恶狠狠地质问道:“好笑?到底有什么好笑的!”

于阗使者毫不示弱,迎着大当家凶狠的目光,回以满脸的嘲讽:“你好好瞅瞅你们自己这副德行,一个个吓得手跟筛糠似的,抖个不停,脚就像被铁钉钉在了这冰面上,挪都不敢挪动一下。脸色发白,呆若木鸡,毫无斗志。明明你们害怕的不得了,却满世界的嚷嚷着是宋军怕了,这不是很好笑吗?”

二当家的被于阗使者这番话戳中了要害,脸上一阵白一阵红,恼羞成怒之下,“嗖” 地一下拔出马刀,抵住了于阗使者的喉咙厉声呵斥:“你给我住嘴!你这个黄毛碧眼的蕃客,再敢乱放屁,老子就把你给阉了,卖到辽国去当奴隶,让你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于阗使者一听这话,心里 “咯噔” 一下,连连摆手道:“你要阉割的话,不应该用刀对着我的裤裆么?怎么对着我的脖子?”

二当家更加恼怒,将刀更加深的抵着于阗使者的脖子,大怒道:“你还敢乱说?”

见山贼要动真格的了,于阗使者连忙摇头道:“不敢了,不敢了。”

二当家这才收起马刀。

三当家一直紧盯着郭遵等人的一举一动,突然,他的脸色骤变,惊恐地低语道:“怪了,他们怎么就后退了五十步,然后就不再动了呢?”

四当家一听这话,顿时火冒三丈,骂骂咧咧道:“他妈的,这算什么?撤又不撤,打又不打,大当家的,依我看,与其这样耗下去,不如主动出击,把他们给灭了,省得心烦!”

话音刚落,他就转过头,对着身边的山贼们扯着嗓子大喊:“弟兄们,抄家伙,跟我一块儿上,把这几个像跟屁虫似的宋兵给收拾了!” 喊完,他自己率先拍马向前冲了三五步。可尴尬的是,他回头一看,只觉得身后冷风嗖嗖的,大家都垂头丧气的,竟然没有一个人敢挪动一步。

四当家的脸 “唰” 地一下红到了耳根子,感觉自己丢尽了面子,只能灰溜溜地拨转马头退了回来。他满脸不甘,嘲讽道:“怎么?你们都怂了?他们就只有五个人,又不是五百人,这有什么好怕的!”

需要说明的是,在冷兵器时代,穿铠甲的士兵相对于未穿甲者,的确具有极大的优势,甚至可以形成碾压之势。就如明朝末期,时常能见到几百个明朝官兵追着几万流民军暴打的场景。而宋朝更是我国科技发明创造的大爆发时期,早期的火炮、火枪、神臂弓等都诞生于宋朝。虽说宋朝官兵的兵员素质整体不算高,大多出身于流民和犯了罪的罪犯,但凭借装备上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短板,长期以来,相较于周边政权,还是具备相当大的优势的。若要从历史文献中寻找相关证据加以佐证,元朝编纂的文献是很重要的参考资料。

《宋史?兵志》载:“或募土人就所在团立,或取营伍子弟听从本军,或募饥民以补本城,或以有罪配隶给役。”

稍微解释一下这段文言文:士兵来源多样,包括失地农民、流民,以及犯了罪的流寇等,身体素质参差不齐。因军事制度和重文轻武政策影响,士兵训练时间和强度难保证,战斗技能熟练度受影响。不过,在与辽、西夏等长期对抗中,宋朝士兵在守城战和弓弩使用上积累了优势,如神臂弓,床子弩,火药,火器在战争中发挥重要作用。

闲言少叙,书归正传。

见大家士气低落,四当家更是颜面扫地。

大当家走上前,拍了拍四当家的肩膀,安慰道:“算了算了,弟兄们跑了大半天,都累得不行了。咱们还是赶紧往夏王的地界跑吧,等跑到了夏州,说不定这伙宋兵自己就知难而退了。”

说罢这些人,拍马向前,往夏州方向跑去。而郭遵等人,也是紧随其后,始终和他们保持一百多米的距离,死死的咬住这帮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穿越后我在神魔乱世称尊

落叶知秋随风散

花荣打造忠义新梁山

晚林枫声

九天剑竹

云川豪语

一个修士的岁月

慌了神的猪

给你玉女心经,没让你用双修证道

水仙蒜

日常养生常识

山农珍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