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随竹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苏妲己请妖赴宴,白话封神演义,清风随竹影,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二天,纣王问妲己:“明天是十五的夜晚,月圆之时,不知道群仙是否会到来?”妲己奏道:“明天我准备了三十九席筵宴,排列在鹿台上,等待神仙降临。陛下如果与仙家相会,寿命会得到无限延长。”纣王非常高兴。纣王又问:“神仙降临时,是否可以命一位臣子陪酒?”妲己回答:“还需要很多大臣,才能与仙家陪席。”纣王说:“在朝中,文武百官中,只有比干胸怀广阔。”于是传旨:“召亚相比干前来。”不久,比干前来朝见。纣王说:“明天命皇叔陪群仙一同宴饮,上鹿台等候命令。”比干领旨,却不知如何陪伴神仙,糊涂不解,仰天叹息:“昏君啊!国家危机四伏,如此险恶,而今又沉迷于想要会见神仙。看来这又是邪说,怎么会是国家的吉兆!”比干回府,仍然摸不着头脑。
说来纣王第二天传旨:“准备筵席,将三十九席摆在鹿台上,分为三层。”纣王布置停当。纣王心急如焚,渴望太阳快速西下,满月早早升起。九月十五日将近黄昏,比干穿上朝服前往台下等候旨命。
又说纣王见太阳已经西沉,月亮逐
渐升起,纣王非常高兴,仿佛获得了万斛珠宝一般。他携妲己前往鹿台,看着九龙宴席,那可称得上是烹龙炮凤、珍馐美味,酒海山肴各色新颖。席位已经准备妥当,纣王和妲己坐在里面,等待神仙的到来。妲己奏道:“只要群仙到来,陛下不必亲自出面。如果泄露天机,恐怕其他仙人就不会再降临了。”纣王赞同地说:“妻子所言甚是。”话未完,接近午夜,四处传来风声。但是如何能看见,有以下的诗为佐证:
妖气弥漫笼罩天地,寒雾暗沉遮蔽天空。
纣王站在台前,内心胆战心惊,妲己此时同样充满不安。
只听到台上飘飘然的落下一些人来,月光逐渐现出。妲己轻声告诉纣王:“仙子已经到了。”纣王急忙隔着绣帘窥看,只见仙人们身穿五色袍,有青、黄、赤、白、黑。其中有戴着鱼尾冠的,有戴着九扬巾的,有戴着一字巾的,还有装扮成陀头的,也有戴着双丫髻的,还有一些头顶盘龙云髻,看起来如仙子、仙姬。纣王在帘后观看,内心欣喜不已。突然,一个仙人说:“众位道友,特来拜会。”众仙人一起行礼道:“今日得蒙纣王设宴,让我们在鹿台上欢聚,实在是殊荣。我们祈愿国家百年盛世,皇基万世长青!”妲己在帘后传旨:“宣陪宴官上台。”
比干登上台阶,月光下一看,果然如此,个个仙风道骨,每个人都像不老长生的样子。比干自思:“这件事真的难以解释!这些人看起来宛如真正的仙人,我只能向前行礼了。”台上有一位道士问道:“先生是何方人士?”比干回答:“卑职是亚相比干,奉命前来陪宴。”道士说:“既然有缘来到这里,赐你一千秋的寿命。”比干听了,心中疑惑。接着传来传旨斟酒,比干手持金壶奉酒,三十九席已经摆好。他身居亚相之位,对妖气一无所觉,怀抱金壶守候在一旁。
这些狐狸都借助变化之术,毫无顾忌地行动。虽然外貌改变了,但是那些狐狸身上的气味却无法消除;比干只能嗅到狐狸的气味。比干自思:“神仙应当是六根清净的存在,为什么会有如此污秽的气息?”他叹息道:“如今的天子无道,妖孽频生,对国家是不祥之兆。”正在沉思之际,妲己传令让陪宴的官员奉上大杯。比干持金壶斟酒,共有三十九席,每席奉上一杯,自己陪一杯。比干的容量极大,几次奉酒下来,妲己再命他:“再奉一杯。”每席一杯,所有的妖怪都连饮两杯。这一杯是劝酒,众妖怪素未尝尝过这种皇封的御酒,体量大的还勉强能扛住,而体量小的就扛不住了。妖怪们喝醉了,尾巴都耷拉下来,晃来晃去。妲己毫无分寸,只是要他们的子孙喝;却不知道这种酒一旦发作,很难控制,都会现出原形。比干奉上第二层酒,每席都挂着尾巴,都是狐狸的尾巴。此时明亮的月光照在正中,比干终于看清楚,已经后悔莫及,内心痛苦不堪,暗自叹息:“我身居相位,却反而被妖怪叩头,实在是羞辱至极!”比干闻到狐狸的气味难以承受,暗自咬牙切齿。
妲己在帘后看着陪宴的官员已经奉上了三杯酒,看着小狐狸们已经喝得醉醺醺的,如果他们现出原形,一定会煞风景。妲己传旨:“陪宴的官员们暂时离开台阶,不需要再奉酒了,让各位仙人各自返回自己的洞府。”比干领命离开台阶,郁郁不乐,走出内院。经过分宫楼、显庆殿、嘉善殿、九间殿,殿内有值夜官员。走出午门,看见前面有一对红纱灯引路。还未走了两里路,前面忽然出现火把和灯笼,有士兵马匹,原来是武成王的亲信巡城的黄飞虎。
比干上前,武成王下马,惊讶地问道:“丞相,有什么紧急的事情,这个时候才从午门出来?”比干脚步一顿,道:“大人!国家动荡,国政混乱,到处都是邪物怪异,情况不妙!昨晚天子宣召我陪伴仙子、仙姬宴会,果然如此。月上一更时分,我奉命上台,看见一群道士都穿着五色衣服,有些人的仪态宛如仙人,然而事实上原来是一群狐狸精。那些狐狸连喝了两三大杯酒,把尾巴都挂出来了,在明亮的月光下看得十分清楚。现在情况如此,我该怎么办!”黄飞虎说:“丞相请回去,明日我会安排应对。”比干回到府中。黄飞虎命黄明、周纪、龙环、吴谦:“你们四人带领各自二十名精壮的士兵,分散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观察这些道士从哪个门出来,
务必追踪到他们的巢穴,务必详实回报。”四人领命出发。武成王回到府中。
众狐狸酒后大乱,无法控制妖风,也无法遮掩朦胧的雾气,勉强出了午门,一个个都摇摇晃晃地落下,挤挤拥拥,三三五五地涌向南门。南门打开时,已经是五更天。周纪远远地看见黑影中的情况,随后派人侦察:城外三十五里处,靠近轩辕坟有一个石洞,那些道士、仙子都进了里面。第二天,黄飞虎登殿,四位将领呈上了情报。周纪说:“昨晚在南门,探得有三四十名道士,都进了轩辕坟的石洞里。这是确实的情报,请您做出决定。”黄飞虎立即命令周纪:“带领三百名士兵,带上柴薪,堵住洞口,点燃柴薪,烧起来。在下午回来报告。”周纪领命出发。门官传来消息:“亚相已经到了。”黄飞虎前去迎接,相互行礼,然后坐下。喝茶结束后,黄飞虎向比干说明了周纪的事情。比干非常高兴并表示感谢。两人在此谈论国家大事。武成王设宴,与丞相比干共饮,交流杯觞,不知不觉已到午后。周纪前来报告:“根据命令放火,已烧到中午时分,特来报告。”飞虎说:“我和丞相一起去,如何?”比干说:“愿意随车驾。”两人率领家将,一同离开南门,行了三十五里,来到坟前,烟火尚未熄灭。黄将军下马,命士兵扑灭火源,用挠钩挞将狐狸赶了出来。众士兵听命而行。不再赘述。
现在来说,这些吃了酒的狐狸,都死得心甘情愿,还有一些不能变化的,无辜地死在同一个洞穴中。有诗为证:
鹿台欢饮传杯杯,狐狸化仙事已非。
因为秽气显真身,惹来焦骨化灰灾。
不一会儿,士兵们将这些狐狸赶了出来,狐狸们被烧得焦毛烂肉,散发出难闻的臭味。比干对武成王说:“这些狐狸中还有些没有完全被烧焦的,我们挑选好的,剥下皮来,制作一件袍子献给陛下,以迷惑妲己的心智,让妖魅们无法安宁地待在您的面前,必然引发内乱,使天子醒悟,或许能对妲己进行降职贬谪,也让我们显示出忠诚之心。”两位臣子商议后,都感到非常高兴。各自回到府邸,畅饮尽兴而散去。古语有云:“不管闲事最终无事,只怕你在谋划中招致祸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