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贤容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九十四章 缘来尽是客,一览恩仇,慕贤容众,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哦?”余何意口中噫道,问他:“这么古怪,不会也有什么‘城隍害我’的字条吧?”
那老汉嘿嘿一乐,只是发笑,余何意又问:“难道不是这样?”老汉谑道:“那庙祝做了半辈子城隍,要是真有城隍作祟,怎会害他?或者真是城隍相害,要换成你,客人,你会留下这样字条来吗?”
余何意若有所思,老汉依旧侃侃而谈:“但凡世人,为利所驱,因利而返,大多各为其主,各恃手段。有的不惜脸面,有的不惜性命,有人重名轻身,有人重利轻身,客人,那庙祝死了,死便死矣,倒为他家人挣下一份不小的私产,你说这是为甚?”
余何意听到这块儿,其实已经摸着海底眼了,于是倚靠车栏,老神在在,正想说话,那车栏年久失修,被他这么一靠,登即‘吱呀’一声,裂出一条长纹来,余何意习武之人,自然身轻体迅,急忙收回斜靠的力气,也险的那时正好是个右弯路,免了车栏断裂的后果。
“诶呦。”余何意在车上施展不开身法,他一收回力气,恰逢车子右拐,两股力道一加,就撞到了左边的车壁上。“老先,这车子可该修修了。”
余何意虽被撞得这么一下,但以他的本事,还不至于向一位年逾六十、不通武艺的老者发难,故以只是笑着和他说话。
老汉点点头,依然持鞭赶马,马儿跑得疾疾,他嘴里也不停歇:“似老东西这样日夜苦熬,每天不过挣下十几文钱,就算是买几个蜜饯果子,还要多加考虑嘞。那老庙祝也与我差不多年纪,这么两腿一蹬,强自再活三十年,他死后,留了一张条子,上头写着一首诗,
“‘贵翰林,贱庙祝,一命偿一命,不为神灵故,庙中坐金身,全系官相护。’这条子落入一个捕役手中,本来不该为人知道。不过这捕役姓秦,他家中只有兄弟二人,弟弟做车马行当,三年积蓄,为秦大捐了个观察之职。秦观察做了观察,也极有机变,为民申冤解枉,是个好人。
“可惜。”老汉长长地慨叹一声,摇摇头,说道:“好人未必长命。”
余何意听得这话耳熟,心中一动,料自听过,疑心便从此生,将身右斜左靠,手慢慢按上了听锋,那老汉恍自不觉,继续道:“秦观察见这诗中藏着玄机,怕庙祝白舍一条性命,翌日就把此条子张贴告示,诚请有识之士前来解疑释惑。不过,官呐。”
余何意对这件事并无感慨,他的听锋剑将欲出鞘,在一呼一吸之间,余何意的周身气流交转,如绷紧之弦,就在下一瞬,马车忽忽停了,那老汉道:“到了。”说罢,老汉侧身回目,看向余何意,呵呵笑道:“客人,下车吧。”
余何意微微一愣,还是依言下车,左右一顾,还是在官道之上,左右植了杨柳,暑气四盛,那辆马车在烈日下晕晕升气,老汉坐在车上笑,他说:“去吧,今日一面,缘已用得够了。”
余何意往那西方一看,一座大庙坐落,幡影摇曳,收拾的极尽清幽,白墙灰瓦,高敞宽阔,层层错落有致,应有三进三出,外头双门大开,门前落叶堆积得厚,料是无人来扫。余何意看过一遍,又回头去看那车子,马车依然,人却不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