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气可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1章 月21日(白延胡索),每天的生辰花,朝气可儿,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引言
生辰花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与特定日期紧密相连,承载着丰富的寓意和象征意义。在众多生辰花中,3月21日的生辰花——白延胡索,因其独特的植物学特征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备受关注。3月21日正值春分,这一天昼夜平分,标志着春季进入了新的阶段,大自然万物焕发出蓬勃生机。白延胡索在此时作为生辰花,不仅具有自然生长周期与节气的呼应,更在文化层面上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成为人们寄托情感、表达祝福的象征。
一、白延胡索的植物学特征
(一)形态特征
白延胡索(学名:corydalis regalis),属于罂粟科紫堇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植株高度通常在10 - 30厘米之间,全株光滑无毛。块茎呈球形,直径约0.5 - 1.5厘米,表面淡黄色或黄棕色,质地坚实。茎直立,纤细而柔软,基部常带有淡紫色。叶为二回三出复叶,叶片轮廓宽卵形,小叶具短柄,卵形或狭卵形,先端钝或急尖,边缘全缘或略带波状,表面绿色,背面灰绿色。总状花序顶生,花排列稀疏,苞片卵形或狭卵形,全缘;花梗纤细,长0.5 - 1.5厘米;花白色,有时略带淡紫色,花瓣4枚,外轮上瓣较大,瓣片宽倒卵形,先端微凹,边缘呈波状,具较长的距,距圆筒形,末端钝圆,下瓣较短,基部具浅囊;内轮花瓣较小,具爪,先端愈合。雄蕊6枚,合生成2束。雌蕊由2心皮组成,子房线形,花柱细长,柱头近圆形,具乳突。蒴果线形,长约2 - 3厘米,宽约0.2 - 0.3厘米,成熟时2瓣裂,内含多数种子。种子细小,黑色,具光泽,表面密布小瘤状突起。
(二)生长习性
白延胡索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耐寒性较弱,不耐高温和干旱。通常生长在海拔500 - 1500米的山地林下、林缘、灌丛中或阴湿的沟谷边。对土壤要求较为严格,偏好疏松、肥沃、排水良好且富含腐殖质的沙质壤土或壤土。在这样的土壤条件下,其根系能够良好生长,充分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以满足植株生长和发育的需求。白延胡索的生长周期与季节变化密切相关。春季气温回升后,块茎开始萌发,抽出新的茎叶;3月下旬至4月上旬进入花期,花朵绽放;花期过后,随着气温升高,植株生长逐渐减缓,5月至6月进入果期,果实成熟后开裂散出种子;夏季高温时,地上部分逐渐枯萎,以地下块茎的形式休眠,待秋季气候凉爽后,块茎又开始新一轮的生长活动。
(三)地理分布
白延胡索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地区,在中国,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如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等地。在国外,俄罗斯远东地区、朝鲜、日本也有分布。这些地区的气候和地理条件为白延胡索的生长提供了适宜的环境,使其能够在这些区域自然繁衍。
二、3月21日与白延胡索的关联
(一)文化传统中的对应关系
在西方的生辰花文化传统中,3月21日被确定为白延胡索的生辰花日。这一对应关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的基督教文化。在当时的天主教修道院内,种植着各种各样的花卉,教会将366天的圣人分别与不同的花朵联系在一起,形成了花历。白延胡索被选来祭祀欧洲的守护圣人,同时也是被尊称为修道院制度之父的圣贝地克道斯。人们相信,在3月21日出生的人,受到白延胡索的祝福,具有独特的性格特点和人生运势。这种文化传统逐渐传播开来,使得3月21日与白延胡索的对应关系在西方文化中得以确立,并延续至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