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成长的训练
水里有小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章 成长的训练,小柔被六个男人躁到早上,水里有小鱼,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周六是个大晴天,阳光温煦,万里无云也无风。
徐云指挥着三个大孩子,把家里的被褥全部翻出来,晾晒了满院子,全家人的毛衣裤,棉衣裤,连姥爷传给云平的狗皮褥子都翻了出来。
连莲乐疯了,满院子拱过来拱过去,把院子里晒的衣物当成了天然的大迷宫。
昨天,周五下午下班前,付校长把县里的抚恤金送过来了,厚厚的一叠,付校长让当面点清,徐云仿佛没有听见,转手交给云洁收起来。
学校里给孩子们的饭票和菜票早就送过来一个月的定量,徐云也没有说什么,让云洁收起来,家里还有之前买下的饭菜票,云洁没说什么,先用以前的吧。
云洁心里隐隐有个感觉,妈妈不喜欢碰这些所谓的“抚恤”和“补助”。
不管如何,有了这些抚恤金和粮票,徐云觉得自己高悬的心又落回肚子一点,至少孩子们不会饿肚子了。有了这些钱和物,要在这几天,把孩子们接下来几年的衣食住行安排妥当......
忙忙碌碌日头很快就偏西了,下午三四点,三个孩子准备把被褥和衣物收回房间,妈妈把云洁叫过去,指着几床被子说:“这几床被子用得久了,过几天让孙师傅弹弹棉花,送到镇西杨家棉花铺,做成褥子。那里还有我订做的4床新棉被,等做好了,被子褥子一起拿回来,今冬过个暖和冬天。”
徐云抚摸着油光水滑的狗皮褥子:“这个狗皮褥子属大热之物,是姥爷的宝贝,没舍得留给自己的孙子,而是留给宝贝大外甥。每年春天秋天都要拿出来晾晒。”徐云嘴角含笑,想起姥爷把狗皮褥子交到她手上时,大侄子眼泪汪汪的样子。
“这是我出嫁时,姥姥给做的新棉袄,溜滑的布料,做得有点大了,一直没穿过,用的都是厚实的好棉花,”徐云笑笑,“云洁使劲长个子,明年就能穿上了。”
云洁撒娇:“我才不要呢,这么花哨的料子,穿出去还不得被人笑话死啊。”
“在外面穿件外套啊,只露出鲜艳的领子,多出彩啊。”徐云很认真的给出意见。
云洁摇摇头:“还是留给连莲吧,她最喜欢这种花花绿绿的衣服。”连莲听到有东西给她,高兴地跑过来,“我要,我要,我都要!”
徐云看着调皮的小女儿,伸手揉碎了她毛茸茸的头发。“也没有给你们姐妹留下什么嫁妆,”徐云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红绒布的精美盒子,打开,是一对碧绿的玉手镯,“这是姥姥给我的嫁妆,本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你们姐妹俩一人一个,也算是个念想。”
连莲想伸手拿,云洁眼疾手快按住了她。
“不用紧张,本就是戴着玩的,来,连莲,”徐云将镯子拿出一个,小心翼翼戴在连莲的小手腕上,让她过过瘾。
连莲小心举着戴着镯子的手,另一只手扶着,一副庄重的样子。坚持没一会,终于不堪心理重负,催促妈妈赶紧拿下来。
徐云和云洁失笑。
徐云鼓励云洁也戴上试试,云洁没有推脱,由着妈妈将那镯子戴在手上。碧绿的玉镯,少女白皙的手腕,相得益彰,整个屋里都明亮了起来,真是美丽。
云平云升也感叹,太好看了。
云洁两世都不喜欢首饰,各种首饰都不喜欢,只觉得是累赘,这次却是真真切切喜欢这个手镯,仿佛这就是属于她的东西,有戴了一辈子的契合感、熟悉感。
云洁心生欢喜,妈妈也欢喜,大家围坐在一起,欣赏着皓白雪腕和碧绿玉镯,其乐融融。
晚饭过后,妈妈又把几个人召集起来,这次是交待昨天付校长送来的县里的抚恤金和学校里的饭菜票,还有之前攒下的存折、细软、各种票,林林总总,竟也有不小的家业。
连父连母是双职工老师,没有多少工资收入,还养着四个孩子,本不应有什么余粮,可碍不住娘家离得近,补贴得多。
各种米油,新鲜的蔬菜水果,禽蛋,时不时送来,连父善于理财持家,经常拿着白面票去附近村里换些粗粮,调换着口味吃,这样省吃俭用十几年下来,竟也存下来不少钱款。
存款加上一次性烈士抚恤金,还有每月的遗属补助,这些都是孩子们以后的生活保障。最主要的花销在于四张嘴,也有学校定期给的的饭菜票,根本花不到钱。
徐云一遍遍计算着孩子们的花销,计算着这些钱能支撑几年,却怎么也算不明白。够了,应该是够了。
周日也是个晴天,徐云一大早把孩子们叫起来,“今天带你们去市里买好吃的,好不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