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江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5章 完结篇,假千金的春天,人在江湖,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说时迟那时快,李春娟手中的紫魂鞭如同一道紫色闪电般在空中划过,紧接着便是一阵疾风骤雨般的抽打声响起。每一鞭下去,都带着凌厉的风声和强大的劲道,狠狠地落在那些男子的身上。
此时的皇帝见状,心中大惊失色。他匆忙站起身来,翘起那纤细修长的兰花指,扯起嗓子大声呵斥道:“李春娟!你快快给朕住手!”其声音尖锐刺耳,颇有些娘娘腔的味道。
然而,这番斥责不仅未能让李春娟停手,反而使得她愈发怒火中烧。手中的鞭子犹如一条灵动的毒蛇,精准无误地朝着皇帝身上抽去,尤其是皇帝伸出的那几根手指,更是成为了重点攻击对象。
只听得皇帝发出一声声凄厉至极的惨叫,那叫声划破长空,直震得人耳膜生疼。但李春娟对此视若无睹,依旧毫不留情地挥动着手中的鞭子。就这样,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整整半个小时之后,李春娟方才停下了手中的动作。
再看此刻的寝宫之内,一片狼藉不堪。所有的男子皆已被打得皮开肉绽、遍体鳞伤,一个个倒在地上痛苦呻吟着,丝毫动弹不得。
只见那皇上浑身鲜血淋漓,伤痕累累,被打得已然奄奄一息。
此刻,李春娟方才缓缓走到近前,居高临下地盯着皇上。
冷冷地说道:“若你胆敢再次于朝臣家中挑选男子入宫,本宫定取你性命!”说完,她便转身拂袖而去。
然而,即便李春娟已回到自己的寝宫,心中仍是难以安定下来。
她越想越是觉得此事太过离谱,若是皇上真不顾及她的警告,执意而为,后果不堪设想。
思来想去,待到夜幕降临之时,李春娟换上一身夜行衣,如鬼魅一般悄然潜入皇上的寝宫。
她小心翼翼地靠近窗户,从怀中掏出一个精致的瓷瓶,轻轻拧开瓶盖,朝着屋内吹出一股无色无味的毒药。
做完这一切后,她又迅速消失在夜色之中。
次日清晨,阳光透过窗棂洒进寝宫,一片静谧祥和。
突然,一名惊慌失措的公公连滚带爬地冲进大殿。
高声喊道:“不好啦!皇上……皇上和几位男宠,都死在了寝宫内啊!”
此消息犹如一道惊雷,瞬间在宫中炸开了锅。
皇后听闻噩耗,脸色骤变,连忙吩咐众人将那些个男宠速速抬走,并亲自带人前往皇上寝宫,为其整理仪容。
一时间,整个皇宫陷入一片混乱与悲痛之中。
紧接着,沉重而悠长的丧钟声响起,传遍京城内外。
按照常理,皇上驾崩本该举国哀悼,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城中百姓得知这个消息后,竟然一个个欢呼雀跃起来。
他们纷纷走出家门,在街上高声呼喊着:“该!终于死了!
如此昏庸无道、祸国殃民的皇帝早就该死了!”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之际,李春娟果断下令让自己的大儿子——君天恒继承皇位。
由于新皇尚且年幼,还未具备独立处理朝政事务的能力和经验。
因此当前的朝局仍然掌控在李春娟手中,由她垂帘听政。
尽管身处高位,但李春娟内心深处,却始终秉持着一个坚定的信念:待到儿子逐渐成长起来,能够独自应对各种复杂的政治局面之时,她定会毫不犹豫地将权力交还予君天恒。
在完成先皇葬礼之后,李春娟开始全身心投入到繁忙的政务之中。
与此同时,她还要悉心照料家中的三个孩子,并肩负起教导他们成人成才的重任。
每天清晨,她早早起身,先是仔细审阅堆积如山的奏章公文,与大臣们商议国家大事;
接着又匆匆赶往孩子们的住所,检查他们的学业进展,耐心解答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困惑。
如此日复一日,李春娟虽然忙碌不堪,但心中却充满了对未来的期许。
然而,就在这看似平静的日子里,一场风波悄然降临。
一天,君黎威的父亲——君耀阳突然造访皇宫。
这位曾经的太上皇一进宫门,便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大声宣称,妇道人家理应专注于管理后宫之事,而朝堂政事则应由男子来主导。
况且他身为太上皇,拥有教导孙子、传承皇家智慧的责任和权利。
所以要求李春娟立刻交出政权,由他亲自掌管朝政大局。
面对君耀阳的无理要求,李春娟只是轻轻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
她心里非常明白这位太上皇,打的究竟是什么算盘。
毕竟,君耀阳的小儿子已经出生,而且比君天恒要大上几个月。
而且君耀阳野心勃勃,一直觊觎着至高无上的皇权宝座。
很显然,君耀阳此番前来就是企图夺取政权,以便为自己的小儿子,谋取更多的利益和机会。
想到这里,李春娟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愤怒,毫不留情地指责道:“太上皇啊太上皇,您那点小心思,难道以为我看不出来吗?
您的小儿子年纪,比我的儿子可要大几个月呢!
您无非就是想把皇权紧紧握在自己手中,操纵整个朝政局势,好为您那个小儿子铺路搭桥罢了!
甚至,依我看呐,您恐怕还妄想着直接将皇位传给您的小儿子吧!”
“哼!我看你啊,纯粹就是痴人说梦!”
李春娟柳眉倒竖,怒目圆睁地瞪着眼前之人,厉声道:“若不是有我李春娟在此,这大好江山,仅凭你那不成器的儿子,怎么可能打得下来?
别说是打下这江山了,恐怕连小命都难保!”
她双手叉腰,一副盛气凌人的模样。
接着,李春娟又不屑地瞥了一眼对方,继续说道:“还有这百姓们所种的粮食,那也是本宫费尽心思、四处奔波才弄到手的。
要不是本夫人,这些百姓早就饿得皮包骨头,哪里还有力气种地交粮?
而如今这国库空虚,更是本夫人不辞辛劳,到处去筹集银两,才勉强维持住局面。
你呢?你又做了些什么?凭什么有资格在这里对朝政之事指手画脚?”
说到此处,李春娟愈发得意起来,轻蔑地笑道:“依本宫之见,你若是识相点,就该老老实实地呆在你的王府之中,安心颐养天年,莫要再插手这朝中事务。
否则,休怪本宫对你不客气!”
随后,她话锋一转,语气变得阴森森的:“还有那个李春娇,整日在你耳边吹枕头风,蛊惑你与本宫作对,妄图和我争抢权力,甚至打起了皇位的主意。
告诉你,门儿都没有!只要我李春娟在的一天,你们就休想得逞!”
听到这番话,君耀阳气得脸色发青,浑身颤抖不止。
他指着李春娟,颤声怒斥道:“你……你这个毒妇!世上怎会有如此不孝不义的儿媳?
竟然公然诅咒自己的公公去死!简直天理难容!”
李春娟毫不在意,可君耀阳在私底下结交大臣,还有王公贵族,想要给李春娟施加压力,让她交出权利,退居后宫,然后把权利交到他的手上。
大臣们被君耀阳收买,一个个跪在大殿上,求李春娟交出权力,让太上皇辅佐小皇帝,管理朝政。
李春娟不为所动,这些个大臣们跪在地上不肯起来,李春娟生气了,她生气的后果很严重。
她命手下收集证据,把这些个朝臣们贪污受贿的证据,都收集了起来,把参与逼宫的朝臣们都抓了起来,三千里流放的,贪污多的直接砍头。
这些个原本趾高气昂、不可一世的朝臣们,最终还是没能逃脱李春娟的手掌心。
一个个都被她,以雷霆手段给收拾得服服帖帖。
自此以后,朝中其他的文武官员眼见如此情形,哪里还敢有半分造次之心?
一个个全都变得老老实实,再也不敢轻易地挑起事端。
而李春娟之所以能如此轻松地掌控朝局,除了她自身的谋略与手段之外,还得益于她那两位出类拔萃的兄长。
她的二哥饱读诗书、才华横溢,乃是文臣中的翘楚;大哥则武艺高强、英勇善战,堪称武将之典范。
此二人一文一武,相互配合,在朝堂之上起到了极大的震慑作用。
正因如此,此后整整十年间,朝堂上下一片安宁祥和,再无人胆敢滋事生非。
李春娟凭借着过人的智慧,和果敢的决策力,将朝政打理得井井有条,使得国家日益强盛起来。
终于,皇上年岁渐长,经过多年的历练之后,已足以独当一面。
于是,李春娟毫不犹豫地将皇位让了出来,交予了皇上君天恒。
然而,舐犊情深的她并未就此完全撒手不管,而是又继续留在宫中帮着儿子处理政务数年之久。
直到确认儿子已经真正成长起来,可以独立执掌江山社稷之时,她这才放心地选择离开。
李春娟深知,如今大局已定,是时候该为自己好好打算一番了。
于是,她将家中的老二和老三,尽数托付给了老大悉心教导,而后独自一人,不带任何随从,骑上一匹骏马便潇洒地离开了皇宫。
一路上,她纵情驰骋于广袤的天地之间,尽情欣赏着祖国的大好河山。
看着眼前这片,由自己亲手治理而成的锦绣山河,处处呈现出一派繁荣昌盛、安居乐业的景象,李春娟心中满是欢喜与欣慰。
李春娟现在只有一个储存的空间了,系统已经离开很多年了。
系统的任务有很多,不能只为李春娟一人服务。
李春娟到处游山玩水,帮助穷苦的人,一辈子做了很多好事儿,活到80多岁,李春娟死在了自己的空间里。
本书已经写完,谢谢亲爱的读者们,一直的相伴。
我又开了一本新书,五零到八零的坎坷人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