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7章 竞相捐献
从小我就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57章 竞相捐献,从负债百万到最强锦衣卫,从小我就狂,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榜贴出去,百姓看见了,有人捐多,有人捐少,气势一烘托,剩下的自然就推不脱。”
的确如此。
中层士绅的统一出手,带起了一波不小的舆论风潮。
就在中流士绅纷纷挂榜捐粮的同时,一些小士绅、小地主、小型商号,也坐不住了。
这些人虽自知与王、李、冯等家族差得太远,但也清楚,若什么都不做,榜文之下,他们的名字恐怕就要与“躲义避责”、“为富不仁”这些字眼并列了。
那对他们这种还指望在潞川立足、子弟入仕、商号经营、姻亲结交的家族来说,几乎等同于一场灾祸。
于是,一时间,大小府邸中皆起动作。
有人一夜之间找亲戚借米借粮,只为能凑个五六十石,挂个名声。
也有人临时去布行换了些低等粗布,登账为赈灾布匹。
更有人干脆将家中果脯蜜饯、杂粮细豆凑一起,委托账房开具折算单,能换多少算多少。
“哎哟,我家也就五十石了,都是新年备的米,可不能再多了……”
“我家送去三十匹麻布,全是今冬刚织的!”
一时间,官署门外门庭若市。
然而另一边,真正的士绅大户,王、白、刘三家的掌门人,脸色都难看极了。
因为昨夜,他们全都被请进了官署。
名义上是晋王设宴相邀,说是要共话赈务”、“商议良策。
于是三家没怎么犹豫就去了。
但到了之后,却发现场中气氛既无急务之态,也无公事之形。
灯红酒绿,席设三重。
晋王赢高治亲坐上座,李北玄倚在下首,二人神态轻松,谈笑风生。
案几上,是官厨备下的精致肴馔。
酒也是风靡满京的临江仙。
而席间除了他们三家主事人外,还有几位所谓的风雅之士。
有本地书院的山长、外任归家的文士,还有两位擅诗能文的名伶,奉酒抚琴。
整晚不过是饮酒、作对、谈诗、论画。
若偶尔提及赈灾,也只是寥寥数语,点到为止。
白家的白进之,中途几次试图开口,询问赈务具体事务、如何调度粮款、是否需他们三家领衔出力。
结果,都被李北玄以今日无公事,只谈风月为由轻描淡写地带过。
王文远也试着告辞,但赢高治笑着抬手阻拦,语气亲切却不容置喙:“王三郎,这潞川雪夜难得雅集,本王邀你来,不是让你跑回去过夜的。再坐片刻,如何?”
刘家老族长刘存远年纪已高,一晚上几乎滴酒未沾,却也无法离席。
“王家、白家、刘家,潞川三柱石也,今夜不过请诸位来谈谈古人赈灾佳话,舒怀宽意罢了。若说官事,明日再说不迟。”
然而,说是“明日再说”,可这一夜就这么晃过去了。
直到天光微亮,三家主事人终于得以离席出署。
可就在他们刚一走出官署门,便听见了街市上的喧嚣声浪。
“赵家捐了两千二!”
“冯家也送来了!还有布匹绢缎呢!”
“杜家、何家都到了!都排着队登记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