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赶往石山县
一笑付苍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0章 赶往石山县,重生异界之我是小农官,一笑付苍穹,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河山县诸事尘埃落定,局势渐趋平稳。
这一日,
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县衙的庭院中。
王铭身着一袭素色长袍,
正有条不紊地整理着行囊,准备带着程雅赶赴下一个县城,
继续履行巡查之职。
就在此时,
一名快马加鞭的信使匆匆闯入县衙,呈上一封书信。
王铭展开信件,
只见其中夹着一份军报与一封密信,竟是小侯爷所寄。
军报上详细记录着抄写大将军呈递给朝廷的军情。
信中提到,
大军已然在雁门关集结完毕,欲与鞑子一决高下。
然而,局势却不容乐观。
鞑子的左贤王亲率十万精锐,死守雁门关,始终闭门不战。
那雁门关,宛如一座不可逾越的巍峨屏障,
高耸入云,城墙厚实坚固,
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势,着实易守难攻。
我方军队为打破僵局,发起了数次试探性进攻。
战场上,喊杀声震天,硝烟弥漫。
但每一次冲锋,都遭遇了鞑子顽强的抵抗。
尽管我方将士英勇无畏,可无奈雁门关防御森严,
数次进攻下来,虽未遭受毁灭性打击,却也伤亡众多。
而那雁门关,依旧如同一头沉睡的巨兽,静静地矗立在那里,毫发无损。
仅仅一个月的对峙,
便让大将军以及初来乍到的小侯爷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与烦躁。
毕竟,军中粮草储备虽尚可支撑一两个月,
但长此以往,绝非长久之计。
战争的僵持,不仅消磨着将士们的士气,
更让后勤补给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小侯爷在密信中言辞急切,向王铭求助。
信中满是对当前局势的忧虑,询问王铭是否能凭借其智谋与见识,
想出良策,助力大将军攻破雁门关,打破这胶着的战局。
王铭读完信件,神色凝重。
他深知雁门关之战的重要性,也明白小侯爷此刻的焦急。
沉思片刻后,他毅然决定改变行程,
即刻掉头前往最西北的石山县。
石山县,
这个地处偏远的小县城,
在天灾与人祸的双重打击下,境况之凄惨,远超想象。
紫山县历经劫难,百姓惨遭屠戮,十不存一,已然是满目疮痍。
然而,与石山县相比,却还算是好的。
石山县所遭受的破坏,堪称毁灭性的,几乎到了百不存一的境地。
整个县城连同辖下的诸多乡镇,人口凋零,
费尽周折的大将军也仅仅才收拢汇聚了万余人。
这些幸存者,皆是在死亡边缘挣扎过来的。
如今,在小侯爷的悉心安排下,
这些难民效仿以工代赈的方法,
齐心协力,开始重建他们破败不堪的家园。
县城里,随处可见忙碌的身影,
百姓们虽面容憔悴,但眼神中却透着对未来的期许。
尽管县城损毁严重,房屋大多坍塌,街道破败不堪,
但众人齐心协力,努力让这座县城重新焕发生机。
毕竟,这里是他们的根,
即便再残破,也能为他们遮风挡雨,给予他们一丝温暖与安宁。
而石山县,作为黄州的管辖之地,此刻正亟待各方力量的援助与支持。
“丫头,看来咱们这巡查的目的地得变一变了。”
王铭目光沉稳,看向正整理物件的程雅,缓缓开口说道。
“啊?大少爷?”
程雅手中的动作戛然而止,
她惊讶地抬起头,美目之中满是疑惑,急切问道,
“大少爷,这是为何?咱们要去哪儿呀?难不成是去找小侯爷?”
王铭微微颔首,神色凝重地解释道:
“差不多,咱们此次得奔赴石山县。
石山县同为黄州管辖之地,
那儿的百姓正靠着以工代赈艰难地进行灾后救治与重建。
身为朝廷命官,应心系百姓疾苦,我等自然有责任前去视察帮扶。
况且,石山县毗邻雁门关,
如今已然成为大军粮草后勤的关键集中地,战略位置极为重要。”
“可是,大少爷,咱们去那儿,会不会碰到鞑子呀?”
程雅秀眉微蹙,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担忧。
毕竟鞑子的凶悍她有所耳闻,生怕王铭遭遇危险。
王铭思索片刻,语气笃定地说道:
“遇见的可能性自然是有的,不过鞑子也并非鲁莽之辈,
他们应该不会贸然派遣少量兵马去骚扰大军的后勤集中地。
毕竟当下双方大军主力都集结在雁门关。
咱们此次前去,一来可以顺路看望小侯爷,
二来也看看能否想出良策,助大军收复雁门关。”
“好吧,大少爷去哪儿,我便跟着去哪儿。
再说了,对付鞑子,本就是我一直以来的心愿,我定当义不容辞!”
程雅说着,脸上浮现出坚毅的神情,
她用力拍了拍自己的胸脯,语气豪迈,尽显女侠的飒爽英姿。
王铭见状,不禁微微一笑,略带调侃地说道:
“行,就当作我此番陪你行走江湖,行侠仗义了。
你可开心?”
程雅嘴角微微上扬,眼中闪过一丝笑意:
“还行吧,起码你总算记起来了。
之前你总说要陪我行走江湖、行侠仗义,可每次都推三阻四的。
这次就算是弥补之前的一点遗憾吧。”
“行了,别感慨了。
跟着我,以后你见识的场面多着呢,这不过只是个小小的开端而已。”
王铭自信满满地说道,眼神中透露出对未来的期许。
“咦!你就吹吧。”
程雅俏皮地白了王铭一眼。
随后,她转头看向窗外渐渐暗沉的天色,“看来今日就没法上路了,那我这就去收拾东西,咱们明早一早就出发?”
“嗯,没错。
我还得给周县令交代一番,
这边的事务暂且算是告一段落,但后续仍需稳步推进。
其他的事情,也只能一步一步来了。”
王铭点头回应,目光中透露出对和山县未来的关切。
“好嘞。”
程雅脆生生地应了一声,
便如同一只灵动的燕子般,轻快地转身出去收拾行囊了。
王铭则吩咐下人去请周县令前来。
不多时,
周县令迈着匆匆的步伐走进屋内,拱手作揖,恭敬问道:
“大人,不知您唤下官前来,所为何事?”
王铭神色严肃:
“周大人,我明日便要离开河山县,启程赶往石山县。
小侯爷修书一封,让我前去那边帮衬一二,看看能否助力解决些难题。
那边也在施行以工代赈,
只是百姓的困苦程度比咱们这儿更为严重。
河山县这边,便劳你多费心了。”
“啊?大人,您这就要走了吗?”
周县令一脸惊讶,眼中满是担忧,赶忙劝说道,
“要不还是多留几日吧。
大人自来到河山县,日夜操劳,
诸事亲力亲为,如今好不容易各项事务步入正轨,
您也该好好休息调养一番,再出发不迟啊。”
王铭摆了摆手,神情坚定地说道:
“不行啊,周大人,时间紧迫,军情刻不容缓。
我明日一早必须出发。
至于其他事务,尤其是分地的后续工作,
咱们得再仔细商议商议,看看是否还有遗漏之处。
若一切完备,便可按部就班地推进,
务必保障和山县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这是自然,大人,下官定当遵命。”
周县令神情肃穆,双手抱拳,恭敬地回应王铭。
“好,那咱们接着细细商议。”
王铭一边说着,一边指了指桌上摊开的公文,眼神专注而认真。
“是......”
两人便又陷入了对和山县各项事务的深入探讨之中。
王铭时而微微皱眉,仔细斟酌每一个细节;
周县令则一边倾听,一边不时点头,偶尔提出自己的见解。
遇到分歧时,王铭会抬手轻抚下巴,
思考片刻后,耐心阐述自己的观点,
而周县令也会坦诚地说出自己的担忧,
二人你来我往,讨论得十分激烈。
不知不觉,窗外的天色悄然变黑,
晚灯被点亮,昏黄的光晕柔和地洒在书房内,映照着他们专注投入的面庞。
直至深夜,周县令才缓缓起身,眼中满是不舍,沉声说道:
“大人,时辰不早了,下官就先告退了。”
王铭点了点头,起身相送:
“周大人,河山县的事务就多劳你费心了。”
周县令转身,一步三回头,带着一丝眷恋离开了王铭的房间。
王铭望着窗外漆黑如墨的夜色,
不禁暗自皱了皱眉,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忧虑。
此刻,他的思绪早已飘向了雁门关那边紧张的军情。
他虽身为文人,骨子里却满是热血,
哪个男儿不曾梦想过身披战甲,在沙场上纵横驰骋,立下赫赫战功?
然而,现实却让他只能做一名儒士,
凭借智慧为战事出谋划策,而非如猛将般冲锋陷阵。
毕竟,所处的职位决定了思考的角度与职责所在,他如今身为巡察御史,
更多的是要为解决各种难题提供思路与方法。
其实这样也好,战场之上瞬息万变,刀枪无眼,稍有不慎便会性命不保。
王铭对自己这条得来不易的性命极为珍视,
毕竟他是穿越重生而来,怎能轻易将生命葬送在残酷的战场上?
他心中怀揣着诸多抱负,要留着有用之身,
帮助更多的人摆脱困境,过上富足安稳的好日子。
一夜无话。
第二天凌晨,
晨曦破晓,
天边泛起一抹鱼肚白,
微弱的光线如同细丝般,缓缓穿透黑暗,给大地带来一丝光亮。
王铭早早便起身,与同样精神抖擞的程雅登上了赶往石山县的马车。
城门处,周县令带着一众官吏早已整齐排列,个个神色恭敬。
见王铭走来,周县令上前一步,拱手说道:
“大人,此去石山县路途遥远,还望您多多保重。
河山县的百姓都盼着您早日归来。”
王铭微笑着点了点头,说道:
“周大人放心,我定会尽快处理完事务归来。
河山县的大小事宜,就全仰仗你了。”
“大人请放心,下官定会用心!”
“好......”
随后,
王铭并未如寻常人那般表现出过多的儿女情长,
他神色沉稳,只是干脆利落地摆了摆手,
登上马车后,冲着车夫大声说道:
“出发!”
“驾!”
车夫得令,当即挥动手中的马鞭,
“啪”的一声脆响,
犹如一道凌厉的信号,两匹健壮的骏马瞬间扬起四蹄,
拉着宽敞的马车如离弦之箭般疾驰而去。
马车后方紧跟着骑着战马的二十多位护卫,
他们身姿矫健,神色警惕,
整齐地分布在马车的两侧及后方,紧紧相随,宛如一道坚固的屏障。
马车沿着大道飞奔,两旁的树木如飞掠的黑影般向后闪过。
清晨的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黄土香气,混合着晨风的凉爽,让人感到格外舒适。
远处的山峦在晨曦中若隐若现,仿佛一幅水墨画卷。
偶尔能看到路边有早起劳作的农民,
他们停下手中的活计,好奇地张望着这支行进的队伍。
孩子们则追在马车后面跑了一段路,眼中满是新奇与羡慕。
一路上,
程雅撩起车窗的帘子,兴致勃勃地看着外面的风景,
时不时转头与王铭分享她的发现:
“大少爷,你看那边的田野,全部翻耕平整了,看着真喜人。”
铭也微笑着回应:
“是啊,这一片净土,也是未来富裕的土地,
我相信绝对会变的生机盎然,
希望石山县那边也能早日恢复这般景象。”
随着马车的前行,太阳渐渐升高,
金色的阳光洒在大地上,照亮了整个世界。
......
石山县,
黄州境内最穷困、最破败且人口最为稀少的县份,
同时也是遭受鞑子侵扰最为频繁之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