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笑付苍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1章 山外的消息,重生异界之我是小农官,一笑付苍穹,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黄岭深处,

常年幽深静谧,

有一处山丘显得格外与众不同。

这山丘地势极为崎岖,一块块怪石突兀地耸立着,

犬牙交错,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就在这山丘的底部,隐藏着一个天然形成的溶洞。

此刻,溶洞里密密麻麻地聚集着几百号逃难至此的难民。

他们或是疲惫地瘫坐着,或是眼神迷茫地望着洞外,

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对未来的担忧与无助。

忽然,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溶洞内的沉闷。

一个身影连滚带爬地从洞外匆匆钻了进来,

此人正是一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

只见他满脸汗水,头发也被树枝挂得凌乱不堪,顾不上整理,

便三步并作两步,急切地朝着一群男女老少快步走去。

“各位叔叔婶婶!”

小伙子喘着粗气,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

“我昨儿出山去了,好不容易打听到了一些消息。

你们知道吗?

现在北方的旱情愈发严重了,那地方简直乱成了一锅粥。

到处都是饥民,为了一口吃的大打出手,真是惨不忍睹啊!”

说到这儿,小伙子眉头紧皱,脸上满是忧虑。

“不过呢,有个好消息,

鞑子已经被赶出紫山县啦!”

小伙子话锋一转,眼中闪过一丝兴奋的光芒,

“我就在想啊,咱们是不是得考虑出山了?”

“出山?出啥山!”

一位婶婶听到这话,皱着眉头,脸上写满了担忧,

“你瞧瞧外面现在乱成啥样了,边境到处都是危险,

到处都是那些鞑子的身影。

咱们要是就这么贸贸然出去,万一撞上鞑子,那不是羊入虎口嘛!”

“没错,不能出山,

再说了,外头旱灾这么厉害,

土地都干裂得种不出东西,根本没什么粮食吃。

咱们留在这黄岭山里,好歹还能靠着打点野味、挖点野菜勉强糊口,

出去了说不定连这点活路都没了。”

“就是就是,与其出去饿死,还不如在这大山里待着。”

几位大叔随声附和,

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无奈,

“你刚说鞑子被赶出紫山县了,可谁知道他们啥时候又回来呢。

那些鞑子就跟狼似的,可狡猾了。

咱们可不能轻易出山呐!”

小伙子一听,急得满脸通红,

像热锅上的蚂蚁一般,来回跺着脚说道:

“各位叔叔婶婶,你们先听我说呀!

我还打听到一个特别好的消息。

紫山县已经被大将军带兵收复啦,

大将军那可是威名远扬,有他出马,那些鞑子根本不是对手!

现在留在紫山县城负责保护大家的,是小侯爷呢!

小侯爷你们也知道,平日里就对咱们老百姓特别好。”

“啊?小侯爷?

还有大将军……

这么看来,鞑子确实是被赶跑了。”

人群中传出一阵惊讶的低语,

一些人脸上的担忧似乎稍稍减轻了一些。

“话是这么说,”

一位老者缓缓开口,他拄着一根树枝做成的拐杖,

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谨慎,

“可就算小侯爷留在紫山县,咱们出去不还是没粮食吃嘛。

这没吃的,出去了又能咋样呢?

还不是一样忍饥挨饿。”

众人又一次你一言我一语地打断了年轻小伙。

小伙子急得不行,赶忙抬起双手,

在空中用力往下压了压,示意大家安静,

大口喘着粗气,着急地说道:

“叔叔婶婶们,你们先听我把话说完呐!

我还没说完呢!

我打听来一个最重要的消息,

紫山县那边打算收留灾民去开荒种地。

而且呀,他们还在城门门口施粥救济大伙呢。

只要咱们出山去,就有热乎的粥喝,能填饱肚子。

另外,朝廷派了个大官,好像叫王县伯的,带着大批的粮食过来救灾啦!”

“啊?真的有粮食?”

一位大娘瞪大了眼睛,眼中满是惊喜与不敢置信,

“你可千万别骗我们呐!

咱们这些日子都快被饿怕了,

要是真有粮食,那可真是老天爷开眼了。”

“对对对,朝廷真能来救灾?

要是真有粮食,那咱们还在这待着干啥呢?

不管是去开荒还是咋样,总比在这山里担惊受怕、吃不饱饭强啊!”

“......”

众人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

纷纷议论着,眼神中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花。

众人讨论的话音刚落,

小伙子像是突然想起什么,又赶忙提高音量说道:

“另外啊,还有个重磅消息要告诉大伙!

我打听到紫山县的大官贴出了告示,说是要推行‘以工赈灾’的法子。”

“‘以工赈灾’?

这是啥意思哟?”

人群中一位头发花白的大娘满脸疑惑,皱着眉头问道。

小伙子兴高采烈地比划起来,解释道:

“就是让咱们给朝廷打工干活呀!

像去开垦荒地,把那荒了的地变成能种粮食的好田;

或者去挖河道,让水流得更顺畅;

还有砍树制作各种工具,以及把城墙加高加固,

反正只要你有力气,能干活,啥活都成。

而且每天干完活,就会发给咱们银钱或者粮食当报酬呢。

这样一来,咱们不就有活干,有饭吃了嘛!”

“真的?假的?”

“不会吧,骗人的吧?”

“对啊,要是真的,咱们这么多人,

一人干一点,肯定能做不少事,

也就能领到粮食了。”

“是啊,如果有活干,有粮食领,

那咱们再也不用天天饿得前胸贴后背啦!”

一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兴奋地附和道,

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没错,这可是打着灯笼都难找的好事呀!”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

一时间,七嘴八舌的议论声在溶洞内此起彼伏。

小伙子看着大家热烈讨论的样子,

忍不住咧嘴哈哈一笑,脸上洋溢着得意的神情:

“哈哈哈,还有一个超级重要,

我觉得都能算得上是最最最重要的消息没说呢!”

“哎呀,我说小王蛋,

你这孩子,就不能痛痛快快一次性把话全倒出来嘛!”

一位性子急的大叔忍不住大声催促,眼睛瞪得老大,满脸的急切。

“是是是,叔,您别急呀,先让我喘口气。

这一路跑回来,可把我累坏了。”

小伙子一边说着,一边抹了抹额头上豆大的汗珠,

稍作停顿后接着说道,

“咱这地方太偏了,紫山县离咱们这儿又不近,

平时来往的人少得可怜,消息传得那叫一个费劲。

不过我还是费了好大功夫,问到了几个刚出山,

正打算去紫山县的人。

听他们讲啊,紫山县现在正在开荒的土地,

等全部开垦完了,不管是当地的老百姓,

还是像咱们这样的难民,每人都能免费领到十亩地呢!”

“啥?你说啥?!

免费领土地?还一下子十亩?!”

人群瞬间像被投入了一颗巨石的湖面,炸开了锅。

一位中年汉子惊讶得下巴都快掉了,

瞪大了眼睛,满脸的难以置信。

“这不是在做梦吧?

从古到今,哪有这种好事,

会给咱们这些难民百姓分地的呀?”

一位老者连连摇头,仿佛听到了天方夜谭。

“对呀,难不成是皇帝老儿大发慈悲,

亲自下凡来,看不得咱们受苦,

所以才特意照顾咱们?”

有人半开玩笑半认真地猜测着,眼中带着一丝期待。

“哼,怎么可能,

天高皇帝远的,皇帝哪能知道咱们在这儿受苦。

别做白日梦了。”

另一个人不屑地反驳道。

“哎呀,你们听我说嘛。

虽然这分地的消息我也拿不准真假,

但咱们最起码可以出山去紫山县领粮,还能做工挣粮食呀。

总比留在这儿,每天饿得头晕眼花,只能眼巴巴地等死强吧?”

小伙子着急地挥舞着双手,试图说服大家。

“也是,小王蛋说的确实在理。

咱们要不合计合计,看看是不是该出山去碰碰运气。”

这时,队伍中间一位六十多岁、背有些佝偻的老人,

迈着缓慢的步伐,慢悠悠地挤上前来。

众人见了,纷纷自觉地给他让出一条路,眼神中满是敬重。

“小王蛋,我再认认真真问你一遍,

你说的这些消息,到底准不准呀?”

老人神色凝重,目光紧紧盯着小伙子,严肃地问道。

“王大爷,您放心,确实准。

除了最后分地这个消息,是听别人随口说的,

我也不太确定真假,其他前面说的那些信息,

我可是找了好多人打听,再三确认过的,绝对错不了。”

小伙子挺直了腰板,一脸认真地回答,眼神中透着坚定。

“好好好,

既然紫山县那边恢复了秩序,还有这‘以工代赈’的事儿,

那咱们确实可以出山去挣份口粮了。

与其在这儿坐以待毙,不如出去闯一闯。

再说了,我寻思着,他们总不会像那些鞑子一样,

二话不说就把咱们给砍杀了吧。”

老人缓缓地点了点头,若有所思地说道。

“是是是,七叔公说的对,我们听七叔公的!”

“七叔公您说咋办,咱们就咋办!”

“没错没错,七叔公可是咱的族长,跟着族长走,准没错!”

“......”

众人纷纷响应,眼神明亮,一直注视着七叔公。

“是啊,七叔公,您就给拿个主意,咱们出不出去?”

一个年轻的后生迫不及待地问道。

“出!”

老人斩钉截铁地吐出一个字,

声音虽然苍老,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坚定。

“好嘞,七叔公,那咱们这就去收拾东西。”

人群中有人高声喊道。

“走哇,大家伙一块儿去收拾,咱一起出去!”

众人纷纷响应,一时间,溶洞内气氛热烈起来。

这几百号难民原本是分地盘而居的。

里头的人瞧见外面上百号人一副要出去的架势,

赶忙一窝蜂地围过来打听情况。

虽说他们来自不同群体,但其中不少人都是邻村、邻乡或者邻县的,

七拐八拐总能沾上点亲、带点故,

不然也不会这么巧合都聚到这个山洞里。

当然,里头也有一些走单落单的陌生人。

不过在这艰难时刻,大家同为难民,

也就不分彼此,能帮衬的都会相互帮衬。

此刻,

得知以七叔公为首的王家村村民们打算出去,

不管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人,都纷纷凑上前打听消息。

那个叫王蛋的年轻小伙,

只好又一次扯着嗓子,把自己打听到的消息给众人详细讲了一遍。

这一回,

他连那些不确定的小道消息也一并说了出来。

“各位叔伯婶子们呐,

我还听说,有人讲,

边疆那边好多被俘虏的县令和将军,

竟然拥兵自重,还妄图跟着鞑子谋反呢。

可也有人说,那些县令和边疆众位将军,

根本打不过鞑子,都被鞑子给全部杀害了。

反正这些小消息乱七八糟的,真真假假,实在难辨呐。

但有一点能确定,现在紫山县已经被收复回来啦,

而且正在大力搞什么建设呢。

像修城墙、盖房屋,还有以工代赈,组织大伙耕种土地。

朝廷派来的大官把咱们这些难民都接收了,安排去开荒。

还听说小侯爷在紫山县,负责维持秩序、保护县城呢。

有他守着,鞑子应该不敢再来入侵咯。”

王蛋一口气说完,停下来喘了喘气。

众人听他这么一说,纷纷点头表示理解。

当听到大将军和小侯爷的事儿,更是觉得心里踏实了不少。

“大将军啊,咱大华谁人不知啊!

他家世代忠良,世代保卫国家。

有他在,想必北方很快就能安稳下来。”

人群中有人感慨道。

一听到大将军在北边,众人恨不得立刻出山,赶回紫山县,

在大将军和小侯爷守护的地盘生活,

这样就不用担心鞑子再次入侵了。

周围十里八乡的这些难民们都低头,相互小声地商议着。

一番讨论后,大部分人都愿意听从王家村七叔公的意见,

决定一起出山去紫山县讨个生活。

不过,还是有人心里不踏实。

“王蛋,你跟叔说实话,

紫山县真的会收留咱们这些灾民,

去了还能开荒种地?”

一位被叫做窝头叔的中年男子皱着眉头,满脸担忧地问道。

周围的乡亲们听到窝头叔抛出的这个问题,

刹那间,仿佛在绝望的深渊中瞥见了一缕曙光,

一双双眼睛瞬间亮了起来,满是惊喜与期待,

齐刷刷地看向王蛋。

“开荒?这不就意味着能种地嘛!”

众人心里暗自思忖着,

对于他们这些祖祖辈辈在土地里刨食的泥腿子而言,

种地,那可是再熟悉不过的营生了,

虽说又苦又累,但却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根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军神出狱

梭罗果

原神,长枪依旧

八千里云海

领证才知道已婚,老婆是女魔头

DZ君

佣兵与冒险家

袁榛的鱼呀

龙魂传

几枝相思

傻子,嫂子漂亮吗

无骨凤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