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讨论九室的定规
一枚君悦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87章 讨论九室的定规,大唐:实习生穿越竟成临川公主!,一枚君悦芙,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义府挥手打断:
\"先把看得见摸得着的定下来!基阶、斗拱、瓦当,这些工匠等着用呢!\"
说到斗拱,又吵起来了。将作大匠窦诞拍着桌子:
\"必须用计心造!出跳深远,雕上龙凤,多气派!\"
阎立德从怀里掏出个木头模型:
\"窦大人,偷心造省料三成,工期能缩俩月。您摸摸这榫卯,照样结实。\"
王孝通把算珠拨得飞快:
\"计心造要三千方木料,偷心造两千五就够。《唐六典》写着 ' 营造务从俭约 ',咱们得按规矩来。\" 窦诞憋红了脸:\"那檐角瓦当总得用蟠龙纹吧?不然怎么显出皇家尊贵?\"
争论一直持续到六月末。
阎立德记不清这是第几次被叫进皇宫了。
李治翻着新呈的奏疏,突然指着 \"基高丈二尺九寸\" 问:\"这个数怎么来的?\"
\"陛下里头写着 ' 明堂方百一十二尺 '。老臣拿周尺和现在的尺子换算,正好是丈二尺九寸。这可是成王建洛邑时的规格。\"
李治坐在那宽大的座椅上,目光紧紧地盯着摆在案几上的图纸,图纸上清晰绘着太室的模样。
他就这样沉默了许久,脑海中回想着父亲生前说过的话。
终于,他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而带着一丝追忆:
“朕记得阿耶生前讲过,明堂乃是天子祭天敬祖的重要场所。采用成王的规制,倒是合适。”
话音刚落,他突然抬起头来,眼中闪过一丝明亮的光彩,像是想到了什么新奇的点子,问道:
“太室位于中间,四室环绕在周围,这是不是就如同朕稳坐在长安,掌控着四方天下一般呢?”
一旁的阎立德听闻此言,忙不迭地单膝跪地,膝盖重重地磕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声响,脸上满是崇敬之色,高声赞道:
“陛下圣明!太室乃是举行大朝会所用之地,四室则用来接待四方诸侯。
待那回廊一连通,就好似陛下的政令能够畅通无阻地传达到天下各地。”
同月癸巳这一日,天空一片澄澈,阳光毫无保留地洒向大地,万里长空不见一丝云彩。
长安的朱雀大街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
街边的小贩们扯着嗓子叫卖着各自的货物,行人摩肩接踵,有穿着华丽服饰的达官贵人,也有穿着朴素的平民百姓,整条大街热闹非凡,一片繁荣景象。
原来,这里张贴了一张告示,吸引了众多百姓前来围观。
人们里三层外三层地围拢在一起,伸长了脖子,想要看清告示上的内容。
人群中,有识字的人念出了告示上的文字:
“基高三层,每层三十六阶……斗拱用偷心造,檐角瓦当饰蟠龙纹……”
正当人们议论纷纷时,人群中突然挤出一个老木匠。
他眯起眼睛,仔细端详着告示上的图纸,嘴里还不时念叨着:
“七铺作双杪双下昂?这可真是罕见啊!自从贞观年间修建太极宫以来,我还从未见过如此讲究的活计呢!”
站在老木匠旁边的是一个卖胡饼的小贩,他笑着推了推老木匠:
“老张头,你看这活计多精细啊!到时候肯定少不了你这样的手艺师傅。
等这工程开始了,你可别忘了给咱留个做工的机会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