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溪听水夜半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六六章 《天工开物》出版,学名张好古,东溪听水夜半更,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封信是写给京师的宋应星的,他的老朋友。张好古在信中毫不吝啬地对宋应星的成就表示赞赏和祝贺,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对他的钦佩之情。写完信后,张好古仔细地将信折好,装入信封,然后叫来侍卫,吩咐他尽快将这封信送到京师。
时光荏苒,转眼间秋天到了。这天,张好古正在家中读书,突然听到门外传来一阵敲门声。他打开门一看,原来是他的老朋友傅青主来了。傅青主一进门,便笑着说道:“致远啊,我在京中实在是没什么仕途可言,等了这么久也没有什么消息,所以就来你这里转转,顺便看看你。”
张好古热情地迎接傅青主进屋,两人寒暄了一番后,张好古问道:“你这次来打算待多久呢?”傅青主回答道:“我也没什么特别的事情,就是来看看老朋友,待个几天就准备回老家去了。”
张好古连忙说道:“那怎么行呢?你难得来一趟,一定要多住些日子。”他挽留傅青主多留几天,好好叙叙旧。傅青主见张好古如此热情,便也不再推辞。
当天晚上,张好古在自己的酒店设宴款待傅青主。这家酒店就在陈子龙和柳如是的青楼旁边,位置十分便利。除了傅青主,张好古还邀请了方以智和陈子龙一同前来。
方以智、陈子龙和傅青主,这三位皆是张好古的老友,他们彼此之间的关系可谓是亲密无间。陈子龙身为复社的领袖,其在文坛的地位举足轻重;而傅青主则是山西士子的领袖,其在当地的影响力也不容小觑。这两位在各自的领域都享有极高的声望,可谓是声名远扬。
值得一提的是,方以智、傅青主以及陈子龙,他们都曾参与过《崇祯字典》的编撰工作。这段共同的经历,使得他们四人之间的情谊愈发深厚,关系更是非同一般。
在这酒席之上,四人相谈甚欢,话题无所不包。尤其是除张好古之外的那三人,对于诗词文章更是信手拈来,出口成章。每当遇到观点分歧时,他们更是会请张好古来评判是非对错。
在这三人的眼中,张好古显然是高人一等的存在。毕竟,张好古曾经说过:“诗词文章,乃小道尔。”这句话虽然简短,却充分显示出了他对诗词文章的独特见解。
然而,实际上张好古并非真的对诗词文章毫无兴趣。只是相较于其他三人,他在这方面确实稍显逊色。不过,他倒是很乐意看到他们三人如此激烈地争论,毕竟这样的场景实在是有趣极了。
而这三人,偏偏又都是熟读诗书、才华横溢之辈,在诗词文章方面的造诣都堪称一流,绝非泛泛之辈可比。
四人这酒是越喝越起劲,一杯接一杯,仿佛永远也喝不够似的。他们谈天说地,笑声不断,完全沉浸在这欢乐的氛围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