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溪听水夜半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二一章 起柩,归家,学名张好古,东溪听水夜半更,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队伍便正式出发了。由于徐光启生前官居一品,所以他的随行仪仗走在最前面,为整个队伍开路。紧接着,是徐光启的灵柩,被庄重地放置在一辆特制的马车上。最后面,则是徐老夫人的马车,她坐在里面,神情哀伤。

虽然说是全家离开京城,但实际上徐光启去世后并没有留下多少遗产。如果不是张好古的帮助,恐怕家里连置办丧事的余财都没有。

张好古对徐光启的家人非常关心,他特意为老夫人安排了一辆宽敞舒适的大马车。这辆马车不仅内部空间宽敞,还配备了柔软的坐垫和床铺,让老夫人在旅途中能够得到充分的休息。

此外,张好古还带了两辆空车随行。这些空车可以用来装载一些必要的物品,或者在需要的时候作为备用车辆。这样一来,即使遇到意外情况,也能够保证行程的顺利进行。

最后,就是张好古亲自带领的护送人员。这些护送人员都是训练有素、经验丰富的护国军,他们将负责确保徐光启的灵柩安全抵达目的地。

京城的百姓们早就听说了今日徐阁老的灵柩归乡,所以纷纷早早地等在路边,想要送别这位受人尊敬的阁老最后一程。当灵柩缓缓驶过时,路边的百姓们都静静地注视着,心中充满了对徐光启的敬意和怀念。

然而,当他们看到阁老一家的窘况时,不禁感到惊讶。只见车上空荡荡的,根本没有什么柜子、包袱等物品。这与他们之前听到的传闻完全相符——阁老去世后,家无余财,只有一件裘衣和数两银子,而那件裘衣还是其弟子张好古送的。

这个场景让京城的百姓们对徐光启的清廉和正直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们对这位阁老的敬意也愈发深厚了。

按理说一位朝廷一品大员,生活绝不会如此囧魄,可是徐光启,一旦有了银子,就拿去救济穷人,以至于家里根本就没余财。

看到如此光景,再加上纷飞的纸钱,路人无不落泪。

深秋的北京城笼罩着以往不常见的雾霾,德胜门外的官道两侧,枯黄的芦苇在秋风中低伏。队伍碾过石板路的车辙声与远处寺庙的钟声交织,惊起一群寒鸦掠过灰蒙的天空。护城河的水面泛着冷光,倒映出蜿蜒前行的素白旌旗,仿佛一条流动的银河正流向大地尽头。

在这个庄严肃穆的场景中,身着素服的礼部官员步伐稳健地走在最前面。他手中紧握着谕祭文,那是一份承载着对逝者敬意和哀思的重要文书。

紧跟其后的是数十上百名布衣儒生,他们每个人都手捧着一本《农政全书》的手抄本。这些手抄本的书页间,还夹着新绘制的《崇祯历书》星图。这些星图原本应该是清晰、平整的,但现在纸角却已被泪水浸湿,微微卷曲着,仿佛在诉说着儒生们内心的悲痛和对逝者的无尽怀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七零之八个扶弟魔的弟弟重生了

一抹重彩

神话时代的宗师猎人

浣砚池

突然来到异界大陆

不弃all

仙凡分界

流浪的加菲猫

杀疯!真千金横冲直撞整顿豪门!

长空万里

神医下山:美女总裁要养我

五杯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