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颖怡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二三章 翩翩公子配豆子,好时节,姚颖怡,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赵时晴跑得飞快,后悔今天大意了,她又不是不会易容,早起一小会儿,在脸上点几个假痦子又能累到哪儿去?
现在好了,让人一眼认出自己是女的,而且还看到了她的真容。
燕侠叫那人魏无病,赵时晴虽然是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可是京城里姓魏的并不多,为数不多的几个还都是一家子。
魏无病,十有八九就是魏老夫人娘家那边的人。
魏家出了两个老妖婆,其中一个弄出一个假儿子,不但害死了对她有生恩的父母,还害死了对她有养恩的父王; 另一个也不遑多让,在萧真的梦里,她和她的儿孙们害死了那么好的姐姐。
是的,虽然赵时晴几乎可以认定下手害死姐姐的是孙兰芝,可是若是没有人授意,区区小妾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加害堂堂郡主。
所以,只死了朱玉和孙兰芝还远远不够。
但是赵时晴不想让魏老夫人父子死得那么容易,他们要活着,尤其是魏老夫人,必须要活着,活着才能要挟丽太妃,活着才能搅风搅雨。
赵时晴自认是个好色之徒,她看到魏无病的第一眼还有小小的惊艳,她必须要自责,回家就洗眼。
只要是魏家的人,哪怕长得像天仙,也不能打动她。
除了不小心对这个不知从茅坑里冒出来的魏无病惊艳了一把以外,还有一件更让赵时晴自责的事。
那就是赵廷暄的亲事。
魏老夫人原本已经在庄子里等死了,是她的算计,激发了魏老夫人的斗志,魏老夫人认定是丽太妃要害她,所以她进了皇宫。
而也正是因为魏老夫人进宫,才让赵廷暄有了这么一门亲事。
赵时晴很是自责,她也没想到会连累二哥啊。
不过二哥也真是倒霉,都是捡漏,别人捡到的是惊喜,他捡到的是惊吓。
那日去给赵廷暄送行,赵时晴千叮万嘱,赵廷暄不置可否,那个时候,赵时晴准备以后都不管他了,人教不会,那就让他来教他。
可是现在赵时晴自责了,既然是被她连累的,那她就不能眼睁睁看着二哥被人利用了,还要再被当成傻子废掉,所以她还是要管的。
至于魏老夫人,她是外命妇,她若是死在宫里,这便是一件很大很大的事。
丽太妃哪怕恨死她,也不会在宫里对她下毒手。
因此,魏老夫人认定皇宫才是最安全的地方,她就钉在宫里了,宫里只有一个成年的囫囵男人,那就是皇帝,她一个老婆子,又不是年轻媳妇,难道还怕有人传她和皇帝的绯闻不成?
所以魏老夫人在宫里住得理直气壮,她指挥丽太妃做这做那,把永嘉帝的后宫搅得乌烟瘴气。
而赵时晴乐见其成,以前她觉得越乱越好,让他们狗咬狗,可是现在,她决定还是要多多留意,免得再把梁王府牵连进去。
说什么,什么就来。
昨天赵时晴和赵廷珞刚刚念叨过的二皇子,第二天就传出了死讯!
赵时晴觉得永嘉帝这人还怪能沉得住气的,杀了儿子也不急着吃席,硬生生拖了一个月。
由于二皇子抱恙的消息早就传了出来,过年时需要皇子们出席的各种场合里也没有见到他的身影,满朝文武早就有了猜测,因此,如今二皇子薨逝的消息传出来,大家并不震惊。
紧接着便又传出另一个消息,二皇子妃哀伤过度,殉节了。
永嘉帝痛失爱子,白发人送黑发人,伤心不已,辍朝三日,追封二皇子为涪灵王。
涪灵王的封号一出,满朝皆惊。
涪灵王,这是郡王的封号。
虽然二皇子是庶皇子,并非皇后所出,但是本朝庶皇子封亲王的不在少数,比如福王禄王这对卧龙凤雏,他们的生母甚至只是出身低微的宫婢。
而二皇子生母是贤妃娘娘,位列四妃,二皇子虽然存在感不高,但是无功无过,和其他皇子相比,他差就差在不争不抢,年纪轻轻就死了,也只能追封郡王,连个亲王的谥号都没有。
且,虽是追封,却也是有封地的,涪灵王的封地在涪州,远离京城。
二皇子膝下二子,长子七岁,次子只有两岁,二皇子下葬之后,这两个孩子便要远赴涪州,他们年纪小,又是父母双亡,郡王府不能用内侍和宫人,二皇子身边那几个忠心耿耿的内侍和嬷嬷都不能跟随,以后照顾他们的都是临时买来的人,这两个孩子身边没有亲人,又没有忠仆,能不能活着长大都难说。
其他人能想到的事,自幼长在宫里的永嘉帝会不知道?
他难道不知道这两位小皇孙凶多吉少?
到了此时,官场上浸淫多年的老油条们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二皇子的死有蹊跷,这位怕是被皇帝厌憎了,追封郡王已经是给他最大的体面了,至于那两位小皇孙,本就没打算让他们活着。
这是皇帝的家事,且,二皇子不是静王,静王是元后之子,亦是皇帝唯一的嫡子,哪怕他犯下大错,不做太子了,也还是亲王,即使远离京城,却也能一家团圆,安度余生。
可是二皇子毕竟只是众多皇子中的一个,他死了,还其他皇子还活着,满朝文武谁也不想因为他而得罪其他皇子,更不想因为他让皇帝厌弃。
永嘉帝甚至连七七四十九天都不想等了,二皇子头七刚过,两位小皇孙便离开了京城,从此后山高水长,再无归途。
小皇孙的车队与另一队车队擦肩而过,没有停车让路,更没有行跪礼。
迎面而来的,是长岭县主的车马,涪陵王虽是郡王,两位小皇孙虽然尚未袭爵,但他们毕竟是皇孙,长岭县主一行人即使不用行跪礼,也应主动让路。
可是魏家的十几辆马车却没有丝毫停留,反倒是小皇孙们的车队往一旁让了让。
华丽的马车行走在早春的官道上,清脆的马蹄声伴随着女子们的娇笑,在这二月微寒的春风里,便是一道行走的风景。
风景的另一端,赵廷暄终于回到了阔别一年的梁都。
他生在梁都,长在梁都,赵氏皇族的祖籍不在这里,可是对于赵廷暄而言,梁都是他的乡愁,是他的游子吟,是他的慈母手中线。
是的,在他看到聂氏那张充满哀伤的眼睛时,曾经的那一点点怀疑和责怪便烟消云散了。
他真是不孝啊,他竟然因为姐姐的亲事而怀疑过母妃!
他真是笨啊,小妹还是个孩子,风一阵雨一阵,而他竟然会因为小妹的童言稚语而对母妃心生芥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