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颖怡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一五章 灯会(四),好时节,姚颖怡,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见帝后和孟太妃全都赏了,在场的其他宗室们便也纷纷给赏,乔贵妃、三位长公主、禄亲王,连同三皇子四皇子,以及几位有身份的嫔妃,就连那几位小皇子,也赏了花灯和玩具。

这一番赏赐意味着小宝的身份得到了认可,虽然还没有圣旨,宗人府也还没有录名,可是所有人都知道,福王府的这位嫡次子,不仅认祖归宗,而且和他的哥哥一样,入了皇帝的眼。

福王和福王世子则是如坐针毡,外面正在上演新的杂耍,最下面的人的双肩上各站着一人,而这两人的双肩上同样各站一人,令人惊奇的是,站在最下面的那人瘦瘦小小,看似手无缚鸡之力。

皇后惊叹:“啊,这人能以一己之力扛起六人,莫非是大力士?”

四皇子正在暗恨今晚被两个小孩子抢尽风头,现在听到皇后这样说,忙道:“母后过誉了,他不是什么大力士,这用的只是巧劲而已。”

皇后恍然大悟,却仍是惊叹,又笑着对永嘉帝说道:“也不知道老四从哪里找来的这些奇人异士,当真是有些意思。”

杂耍一直被认为是难登大雅之堂的民间把戏,皇后娘娘出身富贵,做姑娘时便没有看过杂耍,而宫里的歌舞虽然精妙,可却从未演过杂耍,不仅是皇后和一众嫔妃,就连永嘉帝,也同样如此。

因此,这些在民间常见的杂耍,此时却令这些宫里的贵人们大开眼界。

听到皇后夸奖四皇子,乔贵妃为首的妃嫔们不管是不是真心实意,也全都对四皇子盛赞有加。

尤嫔更是一脸得意,这个残废总算给她长脸了,不枉她十月怀胎生下他。

往年这个时候,帝后登上望仙楼,听众人说上一番吉利话,再赏赐几个顺眼的小辈便该打道回宫了。

这所谓的与民同乐,也就是个形式。

可是今天与往年不同,无论皇帝和皇后,都被外面的杂耍吸引了,来了兴趣,竟是又坐了半个时辰。

四皇子心中窃喜,父皇开心了,肯定会奖赏,他在意的不是父皇赏了什么,而是父皇和母后对他的好感又增加了。

尤其是母后,看杂耍看得入迷,意犹未尽。

这时,内侍悄悄走到他身边,凑在他耳边说道:“奴才刚听说,尤家的大少爷和三小姐在玉带桥上遇到了燕家的十一少爷,呛了几句,闹了个没脸。”

四皇子心中一阵烦燥,如果他没记错,燕十一比赵廷珞的年纪还要小,那尤大郎和尤三娘子脑袋被驴踢了吗?招惹一个小孩子做什么?招惹就招惹吧,还让小孩子闹得没脸。

这丢的不是尤家的脸,是他的!

如果不是仗着是他的外家,尤大郎兄妹敢招惹燕家的孩子吗?

尤家和燕家就不是一个圈子里的,没有他这个皇子,尤家再过三代,也挤不进燕家的圈子!

四皇子的目光落到尤嫔脸上,见尤嫔正眉飞色舞一脸得意地和旁边的嫔妃说着什么,不用去听,四皇子也能知道,尤嫔一定在显摆他这个儿子。

他为何会有这么一个只会显摆却连最基本的关心也没有的生母,还有一个小人得志不知所谓的外家。

为什么?

他不要求他们能成为他的助力,只要他们不给他拖后腿就行。

四皇子想起刚刚的七皇子,他还比不上小老七这个没娘的孩子,小老七没有亲娘,可却有淑妃这个养母。

以前他在府里养伤的时候,尤嫔和尤家对他不闻不问,现在他得到父皇器重,他们便打着他的旗号在外面惹事生非。

四皇子深深地呼出一口浊气,压低声音对内侍说道:“去挑几盏花灯,再回府拿几个把件,给燕家那几个送过去,现在就送,不要拖到明天。”

明天,谁知道燕家那一群会不会跑去尤家上房揭瓦。

拆了尤家,打的还是他的脸。

内侍应声,闪身退了出去,到了外面,见燕家那几个正在大厅靠窗的位置上大吃大喝,谈天说地,内侍稍稍放下心来,还好,燕侠不在,另外几个大些的也不在,只这几个小的,好哄。

内侍立刻让守在外面的人回府备礼,他自己则拿了几盏从宫里带出来的花灯送了过去。

这桌上的几个人刚刚得知赵廷珞的壮举,都在遗憾自己人小力微,连上楼的资格都没有,没能亲眼看到这出好戏,正在这时,四皇子府的内侍送来一堆花灯,众人全都诧异,不知道四皇子抽得哪门子羊角风。

“我知道!”燕十一一拍脑门,“八成是因为尤大郎的事。”

他讲了和赵时晴在玉带桥上遇到尤家兄妹的事,几人一起撇嘴,见那内侍走远了,把脑袋凑到一起:“这四皇子是不是上次受伤把胆子也给摔没了,怎么变得这么谨小慎微?记得他以前不这样啊,他还和我大哥抢过马呢?”

赵时晴却知道是怎么回事。

成长了呗,他若还像以前那样,八成还在皇子府里练走路呢。

但是赵时晴不能说,在座的都是半大孩子,她不想带坏小孩。

一群小孩凑在一起蛐蛐四皇子,赵时晴只好东张西望,可是她一抬头,便是一怔。

内侍走路不都是含胸缩肩的吗?

这个人虽然低着头,可肩膀以下却是板板正正。

赵时晴也算是在王府里长大的,从小到大,见的最多的就是内侍,她可没有见过哪个内侍是这样的。

这个人,有问题。

皇帝在上面,大厅里每隔几步便侍立着一名内侍,随时等候上面的吩咐,这名板正内侍便站在靠近楼梯的位置。

赵时晴站起身,往那名内侍走过去,身后传来燕十一的声音:“阿宝姐,你去哪儿?”

赵时晴转过身,嘘了一声,燕十一虽然不明所以,但却立刻噤声。

赵时晴走到那名内侍面前,问道:“小公公,请问我们能在这里待到天亮吗?”

内侍微微抬起头来,道:“能,当然能。”

赵时晴谢过,又回到座位上,她低声问燕十一:“这里什么时候就要赶人了?”

燕十一不知她为何有此一问,说道:“去年我听说,朱玉在这里喝酒喝到天亮,应该是天亮前都不会赶人。”

话音刚落,燕九便道:“就是因为去年朱玉在这里胡闹,圣上龙颜大怒,去年就说了,今年的灯会最晚到四更,四更之后,无论是望仙楼,还是外面的灯会,都要撤,到时五城司的人会来清场。”

原来如此。

皇帝的话是金口玉言,无论是去年说的还是昨天说的,全都有效。

燕九都知道的事,没理由宫里的内侍却不知道。

且,刚刚她离得近,看得仔细,这名内侍有几分面熟。

当时没有想起是谁,现在静下心来,便想起来了。

之所以没能一眼认出,是因为前两次见到时,这人的脸上浓墨重彩,遮住了本来样貌。

好在赵时晴是跟着秀秀学过易容的,虽然只是半碗水,但是也学了一些皮毛,至少能看出这两张脸的相似之处。

这是同一个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吃瓜上位,我成了暴君的唯一信仰

燕惊欢

穿书后我的躺平人生

麻烦夜夜笙歌

三界争斗之地府讨公道

家蒙蒙

下乡西北,满级知青带飞祖国!

折耳根i

年代亲妈重生,为炮灰儿女撑腰!

南飞一客

重生后我娶了温润小公子

亲哼唧的猫